【 City Walk在东城 】
你是否喜欢,在东城的街头漫步,期待拐角处的惊喜,感受古老街巷的律动。在前门享受水穿街巷的惬意、在钟鼓楼触碰历史文化的脉搏、在史家胡同体味胡同街巷的恬静……City Walk(城市漫步)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漫步的过程中了解东城,期待一次与美的邂逅。这个秋天,东城融媒推出7条“漫步东城”最美胡同街巷探访路线,一起在城市漫游间赏自然、享文化,寻踪老城秋意,共同感受京城令人陶醉的最美季节吧!今天带您打卡的是新太仓历史文化街区路线。
从东四十二条拐进门楼胡同
寻找旧时的当铺遗址
经门楼胡同往北到新太仓
探寻古代粮仓的前世今生
到东四十三条
在遗迹中寻找历史的余温
再从东四十四条穿出
到中国医史博物馆
领略中医药的文化魅力
……
新太仓历史文化街区路线
全长约3.2公里
包含了多条精品街巷
多处历史遗迹和网红打卡点
尽享胡同秋色
来上一杯牛舌饼味奶茶
或是二八酱冰淇淋
边吃边逛的City Walk
难道不令人心动吗?
北京有很多以“仓”命名的地方,这些仓库都是历史上用来存储从南方运来的官粮,新太仓便是其中之一。如今,昔日的粮仓已经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烟火气。
从北新桥地铁口出来,穿过石雀胡同,便来到新太仓旧址。该粮仓设立于元代,但由于地势低洼容易积水,对粮食保存不利,到了清代最终被弃用。从板桥、八宝坑等周边胡同的名字判断,那时这里应该是多水的地方。
新太仓废弃后,周边建起了房屋,其中形成了北京最为曲折的胡同——九道湾。九道湾胡同包含西巷、北巷、南巷和中巷,弯弯曲曲,四通八达。这条胡同也因年初热播电视剧《情满九道弯》而家喻户晓,不少剧迷纷纷来到这里打卡,想要感受原汁原味的胡同生活。但只有走到这里才发现,踏入胡同就仿佛进入了迷宫,无论从哪一个胡同口走进,想从另一个胡同口出去,都不是易事,而这也正是九道湾胡同独有的风情。
面对密密匝匝的胡同,久居这里的居民是不会迷路的。借着午后的暖阳,老街坊搬着小马扎,三三两两地坐在路边聊天,不时还热情地为串胡同的游客指引方向。顺着胡同穿行,俯仰之间,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刻有传统元素的门墩、砖雕,古色古香的月亮门散落在胡同间,无声地诉说着古都的岁月变迁。与这静谧不同的是,不远处老人正带着放学后的孩子在家门口的口袋公园玩耍嬉戏,这一幕正好被游客的镜头捕捉下来,也定格下胡同生活的细碎与美好。
从九道湾南巷向东走,便进入新太仓胡同。这条胡同贯穿了整个新太仓历史文化街区,安静的胡同也突然热闹了起来,迎面走来采购完食材的大爷大妈,手里拉着的小车装得满满当当,边走还边交流着“今天哪家的鸡蛋便宜”“什么菜比较新鲜”……走近才知道,原来胡同两侧增设了不少便民菜站和便利店,这里售卖的水果蔬菜肉类等生鲜,种类齐全,物美价廉,让居民可以不出胡同就能置办齐生活必需品。
穿行在新太仓历史文化街区,众多历史遗迹隐藏在700多年历史的胡同里,与游客不期而遇。
进入东四十三条,19号院便是慧照寺遗址所在。慧照寺原为明代的永宁伯府所在地,成化十七年(1481年),僧人庭佑将其宅改建为慧照寺,当时的规模很大。如今,慧照寺已不复存在,只留存《慧照寺修建碑记》石碑一通,记叙了修建此寺的原委。
石碑位于19号院左侧进门处,汉白玉碑体如今已不能窥其全貌,上面的文字也变得模糊。虽然眼前不起眼的大门和普通的居民院落很难与恢宏的寺庙联系起来,但是住在这里的老住户还清晰记得慧照寺原本的样子。“中间是正殿,里面有弥勒佛,两边是哼哈二将,两侧有十八罗汉。我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进去捉迷藏。”75岁的李大爷在院子里住了一辈子,慧照寺的样子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
从东四十三条拐入板桥胡同,一面斑驳的墙壁出现在眼前,石质的拱券门上书写着“古刹永宁禅林”几个金字,这里就是永宁寺遗存。清代乾隆初年编制的《京城全图》中就绘有此庙。该庙坐西朝东,根据史料记载,庙内有山门、前后殿及配殿。现在山门、南配殿、后殿尚存,前殿和北配殿已拆除,成为东四十四条小学。院子里最可爱的要数成排种植的小树,像哨兵一样站立在窗前,校门口的海棠树每到春天便开满粉红的花朵,似乎在迎接新的希望。
出了东四十四条胡同东口,斜对面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内,拥有3000多件珍贵藏品的中国医史博物馆,系统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医药学起源、形成、发展的历程和辉煌的成就。藏品中既有石针、石斧和石镰等上古时代的医疗器具,也有御制医书稿本、拓片以及善本医学图书、陶瓷、青铜和玉制的中医外科用品,古代写实名医画像、名医书稿墨迹等,颇具学术研究价值。该博物馆每周三下午对外开放,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亲身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深秋的胡同树影斑驳,日丽风清。东四十二条里的白蜡树被秋风染成了金黄色,一层俏皮的卷曲黄叶随意地散落于地面,为胡同增添了别样的风情。美丽的秋景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打卡拍照,他们沿着胡同一路走一路拍。“镜头再往左一点,把门墩照上。”在一座传统民居前,年轻女孩倚靠在木门前,指挥着朋友将自己和美景融合在一起。
从东四十二条穿行到东四十一条,景色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为什么东四十一条几乎没有一棵树?原来,这里曾经是一条重要的运粮通道,如果两侧都栽上树,一来占用道路面积,二来不安全。沿着胡同前行,一个青灰色的建筑出现在眼前,这里是广合成粮店旧址。据老街坊介绍,这个粮店曾很有名气,前面是门脸房,后面是加工粮食的工厂,售卖大米和白面等粮食。
惬意的City Walk怎能没有美食相伴?新太仓历史文化街区里有不少热门店铺,为老胡同引入新消费活力,也让古都韵味在城市发展中留存延续。
从东四十二条西口往南一拐,就能看到北京稻香村零号店门前,等待购买糕点的消费者有序排起的长龙。胡同门牌、狮子门墩、龙头门环……花样翻新的点心带着满满的京味元素,可爱的造型令人爱不释手。排队的顾客当中约九成都是年轻人,其中不乏City Walk的爱好者。“今天来附近逛胡同,听说这里的糕点又好看又好吃,就专程过来购买。”一位年轻女孩挑选了枣泥酥、鸡腿酥等经典产品,当作此次胡同漫步的收获。
北京稻香村零号店旁,还有一家怀旧风网红店——红星前进面包店。明亮的橱窗和奶油色的墙面,让人仿佛置身上世纪80年代的国营商店。走进店铺,一包包吐司挂在墙上,包装上印着制作当天的日期,消费者可以在生日或者纪念日的时候来买,很有仪式感。最受欢迎的要数现打的新鲜牛奶,从消毒柜里拿玻璃奶瓶,自己亲手打一瓶牛奶。“小时候经常喝这种瓶装牛奶,现在很少见了。”一位上了年纪的消费者说。
文字:庄蕊
图片:洪珊 张维民 北新桥街道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