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曲艺剧《南城记忆之老门神》颜料会馆首演
2024-01-27 09:3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一方古韵戏台,一段传奇故事

再现一台会馆好戏

近日,由东城区与京演集团

定制打造的沉浸式曲艺剧

《南城记忆之老门神》

颜料会馆上演

依据会馆舞台

与空间量身定制的

沉浸式演出和观众正式见面

带领观众

在时空交错、古今交迭间

探寻“会馆有戏”的

深厚底蕴与生机活力

再次为市民群众

送上艺术的感动

曲艺剧《南城记忆之老门神》由青年编剧李涵创作、李屹伦导演,付朝奎、李想、李宾、孙国松、郭天翼、何丹、马小祥、王晓鹏等多名优秀演员倾力演绎,聚焦曲艺人的“艺”与“义”,展现传统曲艺人的民族气节和北京南城市民生活百态,京韵十足的台词曲调,京味浓郁的台词曲调,让观众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炽热忠诚的爱国主义情怀让人深深震撼。演出打破传统舞台表演形式,以“融戏于景、戏景相融”的全新形式呈现。

该剧充分利用颜料会馆的古建历史、文化与地方记忆,集合会馆建筑和空间特点,以“门神”的传奇经历为切入点,通过主人公的个人视角,以小见大,运用牛骨数来宝、拉洋片、相声、快板等多种曲艺形式,巧妙反映老北京的时代变迁,彰显北京人民质朴的精神风貌。观众以看客的身份参与整场表演,与演员一同置身演出场景之中。“参与感太强了!现场曲艺表演让人眼前一亮,还有茶艺绝活,边品茶、边看剧,还能互动打赏,让我感觉一瞬间穿越时空,感受到老北京文化的魅力。”演出结束后,张女士说。

来自北京曲艺团的演员们演绎出了老北京的社会风貌和不同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沉浸式曲艺剧《茶馆》的演出打破了戏剧舞台的传统表演形式,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通过环境氛围的营造及演职人员的表演还原故事真实场景,为观众打造了另一个时空,令其获得差异化的个性体验。”剧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沉浸式北京曲艺剧《南城记忆之老门神》因地制宜,以极强的代入感、参与感、互动性,调动着观众的多重感官,投射出“大戏看北京”的重要展示窗口。

近两年,东城区积极引入优质文化资源,定制沉浸式驻场演出,联合京演集团在颜料会馆相继推出沉浸式演出《城南旧事之评书传奇》《茶馆》,生动展现“会馆有戏”的京味传奇。

《城南旧事之评书传奇》。

《茶馆》。

本次,东城区再度携手北京曲艺团,为颜料会馆量身打造沉浸式曲艺剧,为观众奉上一场精彩的文化大餐。从承载百年历史的质朴文物到熠熠生辉的文物活化利用典范,从昔日游子聚会场所到如今各地优秀文化的展示平台,从文艺演出进会馆旧址到新型文化业态集聚的“文巷”,2021年10月以来,东城区全方位打造“会馆有戏”品牌,各家会馆不断锤炼“拿手好戏”,京城市民沉浸式品味名角、名剧、名段,形成了“大戏看北京、好戏在会馆”的生动局面。截至目前,东城区推出“魅力国风”“京韵芳华”“花雅运河”等系列演出200余场,惠及2.4万余人次。一系列“小空间”“大张力”的精品力作,与观众见面,传递传统文化传承的浓浓温情与磅礴力量,“会馆有戏”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

据悉,沉浸式曲艺剧《南城记忆之老门神》将在春节期间持续上演,市民朋友们可在正月初一至初五、正月初十至十五走进颜料会馆,沉浸式体验老北京曲艺人的精彩人生。春节期间,大逗相声也将欢乐上演,为400余年文化积淀的颜料会馆增添喜庆热烈的节日氛围,历史古韵与现代潮流融融共生的诗意生活,让“会馆有戏”为首都市民献上暖暖的祝福。

文字:区委宣传部

图片:区委宣传部 颜料会馆


作者:

北京东城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