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家门口的“精神粮仓”,你确定不来逛逛嘛~
2024-03-26 08:4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最是书香能致远。

为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引领广大市民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传播红色文化,3月23日下午,由东城区委宣传指导,北大二院旧址(原北大数学系楼)、老舍纪念馆、《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等东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合开展了“亢慕义斋”读书会活动。当天,老舍纪念馆副馆长陈国玺和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北京人艺演员金汉应邀与十余名“理想社”志愿者、青少年代表一起,在北大二院旧址(原北大数学系楼)品味经典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用最真挚的声音表达炽热的家国情怀。

金汉激昂诵读《牺牲》一文(节选),为活动拉开了帷幕。

陈国玺率先分享书籍《骆驼祥子》,并诵读经典段落。

《骆驼祥子》是老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北平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战乱频繁、黑暗混乱的旧社会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摧残与迫害。

“老舍作为我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一生勤奋创作,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及时代背景,以其接地气的市井文风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影响了无数读者。”陈国玺在分享中说道,“老舍曾在《“五四”给了我什么》一文中表示:反封建使我体会到人的尊严,人不应该作礼教的奴隶;反帝国主义使我感到中国人的尊严,中国人不该再作洋奴。这两种认识就是我后来写作的基本思想与情感。正是因为李大钊等革命先辈的牺牲,才唤醒了像老舍先生这样一批又一批中国青年,走向追求真理,探索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牺牲》是30岁的李大钊以“孤松”为笔名,发表于《新生活》周刊的一篇散文,描述了他心目中壮烈而优美的牺牲。“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李大钊始终寄希望于青年,他号召青年为了真理、为了理想,要勇于行动、勇于牺牲。

诵读者金汉,正是践行大钊先生“勇于行动、勇于牺牲”精神的当代青年。他曾勇斗劫匪,身受重伤,并因此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活动中,金汉分享了他见义勇为的事迹。

活动最后,陈国玺、金汉带领观众一起,分享了诵读《骆驼祥子》和《牺牲》的感想,并相互推荐在读好书,畅谈心得体会。

小学生读者 田亦馨:

无数先辈烈士用生命换来了国家安定,深知这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我们,将铭记历史,努力学习,积蓄力量,朝着实现中国梦的目标,扬帆起航。

中学生读者 孙迪雅:

虽然“牺牲”离我们很远,但先辈的英勇事迹中所展现的宝贵智慧和强大力量触手可及,是需要不断学习的。今后我们会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少年。

青年读者 林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通过阅读《骆驼祥子》等名篇佳作,在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中,明世间知,修腹中墨,明胸中志,承肩上担,坚定理想信念,立足自身岗位,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亢慕义斋”读书会活动是东城区北大二院旧址(原北大数学系楼)常态化开展的经典社教活动,旨在鼓励当代青年,多读书,读好书,与书为友,以书为鉴,阅读红色经典,汲取精神力量,丰富“精神粮仓”。接下来,东城区将继续以学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为契机,立足新时代首都核心区功能定位,统筹协调57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坚持首善标准,构筑爱国主义“同心圆”,持续打造爱国主义教育新高地,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的新时代首都核心区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文图:区委宣传部

视频:区委宣传部


作者:

北京东城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