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善尽美!在天坛遇见中和韶乐
2024-02-29 09:2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甲辰龙年的史上最长春节在喜气洋洋间落幕

转眼便到了二月的尾巴

雨水方过,惊蛰将起

又是一年春好处

借着春假的余韵尚未散

来共同听一听天坛藏着的春节里的礼乐

“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讲究“中和”二字的中和韶乐,乃是我国雅乐传统之延续,既被誉为华夏正声,又是中华礼乐文化的重要标志。

作为明清两朝皇家专用于祭祀、宴飨、朝会所使用到的专用礼仪性乐舞,中和韶乐的出场时机,往往都要落在古时最重要的节日里,如:冬至,元旦,万寿。

其中冬至为一阳之始,是祭祖的大日子;万寿为人君之始,是封建皇帝的生日;而元旦则为一岁之始,标志着一年的开端。这三个重大节日,正是中和韶乐登场的“高光时刻”。

清代的元旦,即是大年初一当天,宫中会举行盛大的宴会庆典,佐以相应的仪典与奏乐,而清朝宫廷音乐则根据适用场合分为中和韶乐、丹陛大乐、筵宴乐、清乐和卤簿乐数类。

其中大臣向皇帝行礼,会伴以丹陛大乐;大臣向皇帝进茶进酒,会伴以丹陛清乐,进馔则会伴以中和清乐等,随时而变,应景而生。

其中中和韶乐,是在仪式开始前,皇帝升座太和殿时所奏,乐队设在太和殿檐下,使用金、石、丝、竹、土、木、匏、革8种材料制作的乐器,正所谓“和以律吕,文以五声,八音迭奏,玉振金声”,此八音正如是。

“金声玉振”四字形容中和韶乐最是恰当不过,“金”为金类乐器,“玉”则是石类乐器,金玉相交,音律和谐,正是展现了中和韶乐演奏中别具一格的特色:条理清晰,有始有终。

自金类乐器“钟”起声、以石类乐器“磬”收韵,首尾呼应,阴阳平衡,将“中和”二字展现得淋漓尽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在大年初一奏响的中和韶乐,正是秉持着中正、平和的核心思想,以乐贯穿礼的始终,借乐教和,涵养人心,开启和谐的新一年。

韶尽美矣,亦尽善矣

取四海之物,发天地之音

回响在大年初一的古老乐章

正在让这记载文明的文化遗产重新活起来

传承经典文化,奏鸣非遗乐章

在天坛,共同遇见中和韶乐

温馨提示:来园游览前请提前关注“天坛”微信服务号,线上购票,以便快速入园;天坛公园东门设有停车场,但依然倡导选择公共交通,绿色出行;天坛公园全园全时段禁烟,请自觉遵守;在游园过程中请爱护文物、不长时间占景拍照,共同维护公共游览环境,文明游园。


作者:

天坛公园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