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铛!铛!今年以来,一声声上市钟声在北京经开区敲响,一声未落,一声又起,北京经开区声声钟响的背后是怎样一双无形的手在完成默默推举。
上半年,北京经开区华安鑫创、中国黄金、凯因科技、昭衍新药、京东物流5家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新增上市企业数量全市排名第三。8月4日,随着倍杰特敲响上市钟声,北京经开区2021年上市企业达6家,而就在两天前,义翘神州股票线上发行, 高达292.92元的发行价刷新A股发行价最高纪录,义翘神州敲钟在即。
构建上市企业培育库,盘活"蓄水池"
“义翘神州从无到有,在北京经开区蛰伏了十多年,而这漫长的科研路上,是北京经开区工委、管委会的扶持,让我们一步步走出了经费不足的困境,是这里优质创新创业环境,让我们一点点突破技术壁垒,研发创新药。”义翘神州副总裁王阳一边说着,一边展示着北京经开区给予支持的研发项目,表格里,密密麻麻罗列着数十个项目
△义翘神州生产线
义翘神州只是北京经开区培育出的众多优秀企业中的一个。作为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北京经开区始终坚持以四大主导产业共同发展为目标,通过形成产业协同创新、跨界融合、群体跃进的创新环境,推动四大主导产业创新升级。
为有源头活水来!积蓄了众多优质企业的北京经开区,持续发力,盘活上市企业“蓄水池”。“为了加强拟上市企业后备资源挖掘培育,我们不断深入企业调查摸底,扩充储备库资源,逐步扩大拟上市企业‘朋友圈’,形成争相上市挂牌的良好氛围。”北京经开区商务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紧紧抓住科创板、注册制改革及“两区”建设机遇,聚焦“4+2+1”产业开放新格局,北京经开区扩大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发掘范围,加大科技型、创新型后备企业培育力度,重点关注区内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动态挖掘更新上市储备库。
目前已初步建成上市企业库、拟上市企业培育库、中介机构资源库“三库”,不断完善上市服务体系。库内现有企业112家,通过开展“3+1”梯队化管理,实现上市企业后备队伍的良性可持续发展。针对入库企业,北京经开区配备上市服务管家团队,提供上市辅导培育、管家式服务、市级上市奖励申报、上市企业潜在风险实时监测等服务,持续更新拟上市企业储备库、中介机构资源库,关注并服务已上市库内企业创新发展,提升上市服务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北京经开区上市服务体系。
“结合储备企业实际情况和境内外资本市场要求,为储备企业精准画像、分类、分梯队辅导培育。”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政府出力、搭台引智,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上市辅导。”对于库内企业,北京经开区对重点企业进行培优服务,将进入辅导期的第2梯队企业作为区内重点辅导对象,将其纳入各交易所推优名单,缩短企业上市进程,同时推荐企业参加交易所专班培训,并建立联合走访机制,搭建上市绿色沟通渠道;对储备企业进行培育服务,针对处于储备期、改制期的第3、4梯队企业,开展普适性培训。同时结合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
引入资本活水,赋能企业发展
昭衍新药董事长兼创始人冯宇霞在公司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并挂牌上市之后表示:“昭衍的成立、成长和发展少不了北京经开区的一贯支持、鼓励和帮助。在海外投资者的支持下,昭衍将深化海外业务布局,提升全球医药研发服务能力,助推全球客户的新药研发。”的确,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助力企业焕发新生机。资本活水的引入,不断为企业发展添翼赋能。
△昭衍新药上市
截至目前,北京经开区共有境内外上市企业36家,总市值约2.93万亿元人民币。
5年内,力争挂牌企业超80家
"亦庄新城是正在蓬勃兴起的国际化产业综合新城,这里具备适合企业长远发展的政策土壤、创新环境以及高效的政府服务等软硬件条件。 "上述商务金融局负责人表示,为了让更多辖区的优秀企业乘上资本市场东风,北京经开区采用" 一企一策",针对不同企业的发展瓶颈,量身定制"服务包 ",并安排服务管家" 一对一"服务,畅通企业上市之路。
△生物医药生产线
接下来,北京经开区将继续按照"五个一批"即"储备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挂牌)一批"的工作思路,构建"1+3+3"服务体系,打造"亦庄上市服务"品牌,完善梯队化上市储备库动态管理,推动更多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促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化,推动并购重组,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扩大北京经开区对企业集聚吸引力,推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末,力争区内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和新三板企业20家以上,挂牌企业数量超过80家,使北京经开区真正成为企业上市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
记者:卢金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