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药集团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以下简称北京生物)自主研发的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IPV)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认证。“这表明我们生产的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认可,被正式纳入联合国药品采购目录。同时,也标志着北京生物在对标业界一流企业,加速推进国际化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北京生物有关负责人说。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据了解,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该疾病的防控成为世界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通过口服“糖丸”,即口服脊灰减毒疫苗(OPV),进行常规免疫和多轮次强化免疫,明显降低了小儿麻痹症的发病情况。
然而OPV并不完美,容易导致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VDPV)的产生,造成安全隐患。为此,WHO提出,应加强常规免疫系统并停用OPV,要求各国在2015年引入并在脊髓灰质炎免疫程序中接种至少1剂次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同时倡导脊髓灰质炎免疫应逐步变为三剂IPV接种免疫程序。
△疫苗包装线。
WHO的要求,对中国的脊髓灰质炎免疫工作提出更高要求,IPV的研发和生产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不仅野毒株疫苗全球销毁,无法获得,而且减毒株疫苗在国内外也没有产品上市,现有工艺技术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国内sIPV紧缺并面临技术空白。为保证中国免疫策略与国际同步,已经有近50年生产和研究脊髓灰质炎疫苗历史的北京生物承担了这一重任。
△篮式反应器。
“我们率先攻克了sIPV疫苗研发关键技术瓶颈。”北京生物有关负责人说。在细胞和疫苗株方面,确定Vero细胞安全生产代次,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种子库。在生产工艺方面,发明新载体,创建篮式反应器技术平台和细胞消化新工艺,解决反应器连续放大技术难题,实现年产能5000万剂次以上。在质量控制标准方面,建立Sabin株D抗原标准品,首创HPC检测方法和荧光MAPCREC方法,解决质控无标准的国际性难题。在临床效果评价方面,创建假病毒中和检测关键技术,建立sIPV疫苗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技术。
△细胞观察台。
技术攻关实现成果突破。北京生物sIPV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获得5项专利授权、国家Ⅰ类新药、生产批件1项、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最具临床价值(上市)儿童新药奖和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证书,成为2018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之一。截至目前,北京生物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IPV)、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OPV)、新冠灭活疫苗(COVID-19 Vaccine)均已通过WHO预认证,黄热疫苗(YFV)通过WHO现场检查,未来,北京生物将带动更多中国疫苗走向全球,进一步提升中国疫苗产业的国际化水平。
企业供图
记者:孙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