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亦庄新城台湖镇稻小蟹艺术农场内的五彩稻田进入最佳观赏期,吸引了众多骑行、摄影爱好者的打卡。近日,小亦走进这处藏在城市里的绿色稻田,在农场正式对外开放前提前探秘稻花香里的亦城田园画卷。
稻小蟹艺术农场位于台湖镇演艺车间内。跟随农场工作人员朱梅登上观景平台,晴朗湛蓝的天空下320亩的稻田尽收眼底,其中50亩是由紫色、黑色、白色、黄色、红色五种不同颜色水稻种植而成的五彩巨幅稻田画。稻田画的左侧为农场形象代言人“稻小蟹”,俏皮可爱的卡通图案里融入了螃蟹、稻穗、草帽等元素。右侧是用浅色水稻绘就的“生态台湖 演艺小镇”艺术大字,点缀以通州运河、燃灯塔、花朵等图形,体现生态主题。
小亦了解到,巨幅的稻田画的“绘制”需要经历彩稻选育、图案设计、定点测绘、秧苗栽植等过程,种植时比起“艺术”更像是严密的“工程”。插秧前需要按照设计比例从观景点位到稻田进行划线定位,确保观景时看到的稻田画不会因为角度而出现变形和失真,然后根据定位来确定不需要颜色水稻的种植区域,这样等到秧苗长高以后,就会准确呈现出预先设计的图形和文字。据介绍,农场的水稻于今年6月份开始栽植,属于晚稻,目前正处于分蘖期,接下来经过抽穗、灌浆就将迎来成熟收获。
“快给我拍一张照片,一定要带上稻田画。”在观景台上,有几名结伴而来的市民为了和稻田画“同框”,正在努力寻找最佳的摄影角度。市民张先生表示,他是通过自己的朋友圈看到了爱骑行的朋友分享的稻田画,这才带着家人前来“打卡”。“提前来踩踩点,回头正式开放了再来,据说那时候还有小螃蟹。”张先生说。
台湖演艺车间工作人员朱梅介绍,这片稻田原来是台湖镇村民的零散林地,2021年11月,台湖镇根据退林还耕政策和稻田养蟹历史,希望在实现水稻生产的同时,复原台湖镇鱼米之乡和稻田养蟹的场景,于是打造了这处艺术农场。“农场目前仍在正式开放前的紧张筹备当中。因为稻田画已经进入了最佳观赏期,所以我们之前定向邀请了几批骑行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提前感受。”朱梅表示,待到正式开放后,前来游赏的市民不仅可以观赏到青翠秧苗变成满仓金黄稻谷的稻米生命之旅,还可以参与农耕体验、亲子教育等活动,农场也将结合疫情防控与四季农时,不定期举办各类特色活动,如插秧节、丰收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