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阡陌农田发展成为产业新城,飞速的发展诠释了希望之所在、后劲之所在。为了回顾经开区建设30年的奋斗点滴,经开区文联组织了原创音乐征集活动,得到了亦城人民的热情响应。创作者们通过词与曲表达对美好新时代和美好家园的赞美与歌颂。北京经开区融媒体中心即日起推出《亦城原创音乐诞生记》系列报道,今天推出第一期:《大都东南》爱一座城就想让所有人知道。
把埋在心底的歌唱出来
——《大都东南》的作词背后
《大都东南》词作者 张金萍
歌以咏志,歌以达情。爱一座城,就想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向她表白。
写词的故事要从改词说起
对于我来说,写《大都东南》这首歌的歌词纯属偶然。虽然,在北京经开区文联发出“征集令”的时候,确实很想报名,这是我藏在内心深处一直的愿望。从经开区建设20周年到30周年,一个小心思整整藏了10年之久,但总是遗憾的错过。
没想到,忽然有一天,接到了让我来修改《大都东南》歌词的任务,而且还是急活——8月17日中午领的任务,下午就要完成。看完原歌词,其实心底是打鼓的,原作者的短诗写得非常优美。改写诗歌,哪怕只有一个字换得不妥当,意境都会大有不同。而且,因为是短诗,缺少副歌部分,若要把情绪接满,就要与作者产生共鸣。当天下午试着对近三分之一的原词进行了更改,但实际上,除了“你是京南的遐想”“你是改革的勋章”这两句,我对其他词句的改动丝毫无底,而且总觉得想说的话未完,想达的意未满,想表的情欲说还休。
当时,就想,干脆自己再写一版,两个版本让专家选吧。
埋藏多年的心愿变成了歌
一边是对更改的词不太满意,一边是编曲老师急急催稿,更要命的是当天还要值班,事儿全“砸”在一块了,确实焦灼。但当一切安静下来时,心中的爱泛滥了。
晚上,坐在19楼看着窗外的灯光,思绪万千。闭上眼睛,心底那幅画了多年的画渐渐清晰起来:晨曦中,鹿群在奔跑,建设者站在小红楼这个第一个家前舒心而开怀;在建设者的手中,臭了几十年的凉水河变成了景色迷人的亲水河,南城最大的垃圾坑被改造成了湿地公园;在前进的身影中,中国芯的自信、中国屏的骄傲,满满的都是感动;在前进的足迹里,我看到了一张张幸福的笑脸。
我要做的就是把心底这幅画用文字写出来。所以,无论是“鹿鸣如歌迎朝阳,穿过岁月的城墙”,还是“凉水河畔风吹浪”,都一直是我心底那幅画了很多年的画。
这是见证者对城市的告白
《大都东南》这首歌词之所以能用短短两个小时写出来,皆源于十几年的积淀,我只是把这十几年的所见所闻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处盛满留恋与回忆的地方。有故乡,有他乡,北京亦庄于我而言则是他乡变故乡。我是2008年底来经开区工作的。当时单位进行意见征求时,我个人是不愿意的,毕竟对经开区了解太少了,觉得那会是个很远的地方。后来,为了让我们对经开区有个深入的了解,单位特地组织了一次调研。正是这次调研,让我对经开区“一见钟情”。回去就和领导说,我要去亦庄!
为何会一见钟情?源于经开区开拓者们眼里的光,从管委会到企业,每个人说到经开区的发展,都自然而然流露出一种骄傲与自豪。源于经开区丰富的产业资源,来这里,可以与世界500强对话;来这里,可以发现中国制造的魅力。这对于一名媒体从业者来说,太有吸引力!
记者是记录者,也是见证者。从工业区到幸福城,从晚上8点以后“打车难”到现在随处可见无人车,从几公里外就能闻到凉水河的臭味到现在每遇假日就得沿河转一转,从一片坑的杂草到南海子的花海飘香。见证巨变,成如容易却艰辛,我看到了建设者奋斗的身影。难以忘记,在路东区建设配套八代线的再生水厂时,我跟着基建办的同志们,陷在泥坑里出不来的场景;难以忘记,凉水河改造,寒冬时节工人们挖掘淤泥的冻手;难以忘记,在中和街14号神州细胞刚起步时,管委会各职能部门现场办公帮扶企业的场景。前瞻的布局,战略的眼光,“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决心,造就了今天的经开区。
经常在和朋友聊天时感慨,经开区真是个神奇的地方,一来就不想走了,而且每个选择留下的人那种区域自豪感都是油然而生、喷涌而出。所以,我在歌词里用了“幸福会照耀每个认真的脸庞”。很多朋友说,他们觉得这句词特好,我想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
这里所创造的奇迹都是来自于自己手中。正如我在写经开区建设30年特刊评论时所表达的,每一名建设者的梦想,汇聚成这座产业之城的宏愿。前赴后继的建设者敢于做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接续奋斗,无数梦想拔节生长,美好希望竞相绽放。“亦庄奇迹”积蕴着这座城所有追梦人、奋斗者的光芒。
其实,这是我想通过这首词表达的,大都东南,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梦想与奋斗的地方,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用归属感作曲 为故乡唱一首歌
——《大都东南》的谱曲背后
《大都东南》曲作者曹泽峰
于绝大部分人而言,赞美故乡是绝不吝啬感情与词语的。在曹泽峰看来,“大都东南”不仅是他谱曲的作品,更是他倾尽热忱为之歌唱的第二故乡。短短4分半钟,通俗、美声、民族唱法交融演绎词曲作者对包容开放的亦庄新城的深情。
周一的午后,记者见到了仍在为经开区建设30年所征集到其他获奖原创歌曲进行编曲制作的曹泽峰。他说,自己同词作者张金萍一样,也是源于对北京经开区的深爱,才能在极短时间内一气呵成完成了《大都东南》这首歌的谱曲“重任”。他们都是在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向深爱的经开区表白。
谱曲要从赏词说起
初闻北京经开区文联征集原创歌曲时,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很激动,能通过一首歌去表达对人、对物、对景、对城的感情是我熟悉且乐意的方式。尤其是在看到《大都东南》这首歌的歌词时,我仿佛看到了无数个奔跑不息的身影,其中一个就是“曹泽峰”。因为歌词走心,作为谱曲的人又是真正的感同身受,所以创作起来分外顺畅。
给我最深的感触是,这首歌的歌词有内涵、有故事,情真意切,可以看出作者对这片热土不仅仅是熟悉那么简单。而且歌词读起来朗朗上口,用词考究却不做作、整体比例协调、主副分明,全篇可做诗歌可做词。而对歌词的深读,也是对我创作激情激发的过程。有鉴于此,我在谱曲的时候,并未对歌词进行改动。我熟悉的北京亦庄,她多元包容、科技又感性,因此,歌曲丰富的表达、多种演唱形式的融合也成为了这首歌考量的最亮点的核心之一。为了寻找新的创作表达与对歌曲的理解,我再次走进了南海子公园。这里是我与北京经开区结下不解之缘最开始的地方。
六年的深情谱进曲中
对于我来说,爱上经开区是从爱上南海子公园开始的。2016年,因为一次偶然,我来到南海子公园附近开始了多半年的因公驻扎。每天在清风鹿影、鸟语花香中打磨作品,确实是一件美好的事。所以,当这段工作完成之后,我毫不犹豫地搬进了这个美丽、可爱而又充满着活力和魅力的亦城。
生活在亦城的这六年,南海子公园是每年必去几次的所在。我和很多朋友都说,在南海子公园,一定不能走马观花,它有历史的气息、有文化的积淀,需要我们用心去品读。不忙的日子,在这里静静地待上一个下午,就会发现无论是亦城还是南海子公园都是慷慨的。不夸张地说,生活在亦城的每一天几乎都有惊喜。知名的全球500强企业、人气极旺的网红大道、推窗见绿的城市生态、吃喝玩乐游购娱的便捷,还有春天的冰雪消融、夏天的郁郁葱葱、秋天的层林尽染、冬天的雪花枝头,四季有景……叫我如何不爱她!这份爱、这份熟悉成为了心头的音符。为她谱曲,应情应景。
这是表白者内心的深情
《大都东南》这首歌在所征集的歌曲中蟾宫折桂,对我来说是件值得纪念的事。虽然入行以来,先后获得过不少荣誉,但这首歌的与众不同在于,它是我作为一名表白者的一往情深。
搬到经开区后,有感于这里的宜业宜居,我将工作重心从其他区域转移了过来。而且,还甘当亦城的“招商人”,号召朋友们左手事业右手生活地搬进经开区。有身边的人问我,是什么吸引了你和你身边的朋友。我认真地告诉他们这就是归属感,而这对于任何一个异乡人来说都太珍贵了。很多时候,无论是站在十字街头,还是月下的亭阁之中,我都觉得这里就是我的家,而为自己的家唱一支歌怎么能够不自豪、不热烈、不寄予美好的祝愿呢?这正是亦城的魅力所在。
如今,我已经正式成为了经开区音协的一员,并肩负了更多的重任。接下来会对所有获奖歌曲进行精良的打磨与制作,我很感动的一点在于,有这么多的人能够通过音乐来传情达意,能够用归属感作曲,为故乡献上一支属于她的歌曲,这是多么的幸福而美好。
融媒体中心:张金萍 齐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