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看!大批候鸟“携家带口”到亦城过冬
2022-12-25 08:4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在已经结冰的通明湖湖面上,苍鹭以家庭为单位聚集,享受着亦城暖阳;成群的绿头鸭在冰面上漫步,少数几只红头潜鸭和普通秋沙鸭混迹其中;而乌鸦和喜鹊依旧是这个季节的主角……“藏”在通明湖公园中的“云波”智慧鸟情监测分析系统将这和谐的一幕完整地记录了下来。

智慧鸟情监测分析系统拍下的苍鹭和绿头鸭群。

入冬以来,候鸟回到了它们熟悉的通明湖公园。公园位于经开区东区南侧,通惠河灌渠汇入凉水河的入口处,园中人工湖为多种鸟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它们在这里觅食、繁衍、停歇或者度过整个冬天。据了解,公园建成后鸟类总量日渐增多,即使在冬天也是如此。“这说明我们的生物多样性工作取得了成效,亦城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才能将鸟类吸引至此。”据公园工作人员肖宁介绍,每年10月到来年2月期间,公园里最为多见的是绿头鸭、苍鹭、白鹭、普通秋沙鸭、红头潜鸭、乌鸦和喜鹊等鸟类。而每年12月,以“家庭”为单位迁徙至此的苍鹭会有所增多,鸭类也开始在结冰的湖面上聚集嬉戏。

“白鹭、苍鹭及鸭类多为聚集性分布,观察起来较为方便。”肖宁说,鸟类是生物多样性监测的重要指示类群,同时也能够为制定区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行动计划和管理措施提供重要依据。因此,通明湖公园早在2019年就部署了“云波”智慧鸟情监测分析系统,针对自然环境中的鸟类,采用低空探鸟雷达、高清光电摄像头等设备,对本地鸟的种类、生活状态、生活环境进行实时采集和智能分析,记录其活动坐标、活动状态、集群大小、生境类型等信息,利用大数据统计生成鸟类飞行轨迹图、鸟类生活地图、鸟类统计图、鸟类百科库、鸟类习性库,为鸟类观测提供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手段。

据肖宁介绍,目前通明湖公园根据鸟类聚集情况共设定了20个高频活动点,并用高清光电摄像设备自动拍摄视频,通过系统内的“鸟类智能自动识别”算法,将鸟的种类、照片和视频进行整理,最终形成鸟类统计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云波”智慧鸟情监测分析系统除了布置在监控数据中心的十余面显示屏外,还有专门安放在公园中供游客们使用的智慧屏幕,通过这块屏幕,市民能够实时看到湿地公园鸟类飞行、觅食、繁殖等生活动态,并了解各种鸟类基础知识,进而感受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此我们也呼吁一下,由于湖面结冰,很多市民来此滑冰对鸟类栖居造成了干扰,同时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希望大家能够到正规滑冰场所娱乐,还湖面于鸟类邻居。”肖宁说。


作者:

北京亦庄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