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民宅经过修葺、翻新变身成一间间民宿,结合村庄里的美景、美食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
近年来,乡村旅游成为不少市民游客休闲出行的首选,延庆区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区和京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随着世园、冬奥的成功举办,更是成为了广大市民游客京郊乡村游的首选。在延庆区全域旅游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沈家营镇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依托现有资源,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引导村民盘活闲置住宅,以精品民宿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
白墙黛瓦、自然静谧。炎炎夏日,择一处乡间小院,与好友相聚,或闲谈、或畅饮,在温馨浪漫中感受悠闲的慢时光多么惬意。走进沈家营镇下郝庄村村民杨庭华家的三石三日漫心别院,一股清新的田园气息扑面而来,清澈的流水、柔软的草地、透明阳光房里随意摆放的蒲团把整个庭院装扮得自然又随性。迷人的乡野美景、新颖的现代建筑、古朴的民俗文化,让杨庭华家的民宿备受游客青睐。
“这里本来是我们家的宅基地。这几年看着延庆旅游产业越来越好,游客都往延庆跑。”杨庭华说:“刚好,沈家营这里挨着龙庆峡景区近,人流量又大,政府又有补贴,各方条件都比较有利,我就也开始做起了民宿。”
闲置房屋改造成精品民宿,不仅唤醒了村里的“沉睡资源”,为乡村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今年年初,沈家营镇前吕庄村的村民张雪晴在本村的“星露谷”民宿做起了民宿管家,赋闲在家待业的她,如今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也实实在在地提高了自己的经济收入。
“以前,我也做过几份工作,都不太稳定。在家待业后,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自从我们村开了民宿,我就来这里工作,离家近了,工作也不累,也稳定,生活现在越来越充实。”张雪晴说。
用民宿之“火”,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持久“动力”,沈家营镇在不断推进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紧抓民宿经济的东风,将民宿产业发展作为牵动乡村旅游的“牛鼻子”,高标准助推、引进“一棵树”“星露谷”“三进院”等高端精品民宿落户沈家营。同时,推进旅游与农业、电商直播、研学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村民把小花园、小菜园、农耕摆件等镶嵌在农家小院的房前屋后,发展“庭院经济”,不断提高特色农副产品向旅游服务商品的转化率,推进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稳步增长。
沈家营镇副镇长许超表示:“沈家营镇对于旅游民宿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还将持续加大,镇政府也计划在今年与全镇各精品民宿携手,扩大产业发展规模,打造高品质民宿集群。开展更多丰富精彩的活动,深入挖掘沈家营镇文旅产业文化内涵,通过网络、媒体OTA平台等各种传播推广渠道,提升沈家营镇文旅住宿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市民游客来到沈家营。”
截至目前,沈家营镇22个村已建成民宿45家、精品民宿11家,2023年上半年旅游接待人数达126465人次,旅游收入已达714.3万元,镇域旅游民宿产业规模质量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