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悦春色,流苏溢茶香。眼下,珍珠泉乡上水沟村流苏茶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采摘季。5月14日,记者来到流苏茶科技小院,看到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茶树昂首挺立、郁郁葱葱。20多名茶农穿梭于墨绿色的茶田中,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娴熟地采摘着一颗颗金黄的嫩芽,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的流苏茶发芽比去年早了整整十天。”上水沟村茶农刘淑先说。
流苏茶俗称糯米茶,茶瓣呈狭长线状,香味宜人。据《中国经济植物志》中记载,流苏茶是以植物流苏树的花或叶子制成的一种养生茶,味道清香、消暑止渴,保健功效出色。同时,茶渣还可治疗胃病和小儿腹泻等疾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早在2016年8月,珍珠泉乡政府根据区域气候特点和地理环境,多方引资,联合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在上水沟村进行流苏茶项目示范和推广工作。历经3年改进,2019年,对村内的10亩流苏茶进行首次采摘。经过5年多的培育生长,如今,流苏茶的种植面积已由最初的10亩增加到30亩。
茶农们深知采茶是制作高品质茶叶的关键环节。每天早上6点,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茶农便前往茶垄采摘第一茬芽尖,经过紧张而又忙碌的采茶工作,直至傍晚时分,把采好的茶叶送到村里的生产车间,由炒青到揉捻,再用制茶机器烘干。生产车间内,制茶师傅凭借多年的炒茶经验,一步一步的细致操作,不一会儿,浓郁、醇厚的茶香就飘散在村间乡野之中。
驻村第一书记马强告诉记者,采茶工作需要15天,整体将于5月20日结束。“今年是上水沟村科技小院运行的第五个年头,在乡政府和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带领下,我们提高了种植技术、改善了采茶方式,总产量由去年的300斤,直接翻一番达到了600斤。”马强说,“我们会进一步学习流苏茶种植方式,持续扩大种植面积,尽可能的增加产量,带领更多乡亲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