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处值得打卡的景观 藏在石景山一条百年老街中!
2021-10-02 18:2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随着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的开街

历经五年时间的建设和改造

驼铃古道模式口

正以全新的形象迎接四方来客

其中,沿街5处景观节点

7处精品院落、30个店铺

精美亮相!

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进

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

古道晨曦、京西书院

京西秋韵、月色驼铃、古井生辉

5处非常值得打卡的景观

第一处

古道晨曦

位于模式口大街与金顶北街交汇处

是驼铃古道主入口

链接古今商道起端

作为第一展示空间

东入口景观“古道晨曦”采用木构元素

结合磨石拼接、毛石基石等

历史与时间元素

第一时间就能让行人感受到

古街焕发的活力与气质

从东入口进入大街的主通道上

架着灰色、咖色相间的木质廊架

两旁是由国槐组成的行道树

穿行其中颇有一种

进入历史古街的仪式感

廊架提炼中式屋架元素

以“驼铃声声”为主题

布满了铜制的驼铃灯

中间还有铜板垂吊下来

像是一盏盏铃铛开门迎客

进入大街两侧的院墙

则以铜雕驼队、砖雕等艺术形式

讲述商队出入京门的历史

形成游客互动

第二处

京西书院

位于模式口大街2号

也是驼铃古道模式口

第一过街楼旧址位置

门口的骆驼主题雕塑

可以根据节日

变换不同主题皮肤

演绎着古今融合

古树、台地景观、毛石花池

隐喻着这里的历史

和曾经存在的过街楼基石

两只写实铜雕骆驼在树下栖息

仿佛旧时的场景再现

室内则是一家集图书、文创、
展示、咖啡为一体的特色书店重点陈列精品社科、文学、摄影、旅游类图书这里改造成为了一个

百姓生活驿站小微公共空间

第三处

京西秋韵

环境提升墙面彩绘
位于模式口大街213号

从城市更新的角度出发

结合老舍先生在《住的梦》中

关于北平秋天的描述

利用模式口现状民居墙面

绘制一幅“京西秋韵”长卷

彩绘墙以葡萄架、柿子、石榴等

具有京味元素的水果植物作为画面背景

由北京街区常见的猫为主体

以蟋蟀、蝴蝶、蜻蜓等昆虫作为点缀

猫咪与昆虫的互动

使得画面更加的活泼、童趣、生动

丰富的色彩与街景融合共生

移步换景画面和谐

在京味儿民居灰色的基调上

描绘了一抹鲜亮的色彩

第四处

月色驼铃

△效果图

位于模式口大街30号侧墙

(第二过街楼遗址)

运用现代声光投影的方式

在夜间“重现”驼队满载货物

穿越过街楼的场景

△声光调试

模式口曾有四座过街楼

第二过街楼现仍保有一定的岩石基座

月色驼铃借以月光的变化

映照驼队剪影投影在修葺过的墙面上

随着驼铃声由远而近

浩浩荡荡的消失于街景中

通过虚实掩映叙事性演绎

完成了对过街楼的“唤醒”和穿越时空的对话

第五处

古井生辉

位于模式口大街与模式口北街交汇处

古为驼队休憩、饮水之地

地下水井至今仍发挥生活供水功能

围绕历史文化街区

有机更新、活化利用的原则

落实“百姓身边微空间改造行动计划”

拆除该位置多年来形成的违法建筑

恢复龙王庙小广场,优化周边人文环境

为地区居民提供生活休憩、邻里交流、

文化传播等城市公共空间

同时在广场一侧打造红色电力展览馆

通过“模式口通电·往事”

“红色电力·记忆”、“红色人物·追忆”

和“华商电灯·印象”四个展厅

挖掘模式口红色文化

让更多的人能够铭记这段历史

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未来,模式口还将打造

“法海寺壁画数字艺术馆”等展馆

在这里汇聚成具有区域特色的

文化小微博物馆群

实现文物的活化利用

带动区域人文旅游发展

小编提示:游街建议步行哦

街区部分路段禁止车辆通行

如果您开车前来

请看好停车场的位置

按交通指引逛街逛展


作者:

北京石景山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