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明为钥,解锁城市“幸福密码”
2022-10-11 17:4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文明,是一座城市进步的标志,也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灵魂。丰台区自2021年启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以来,举全区之力、聚全民之智,坚持把创城作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实施倍增计划、追赶行动,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坚持让创城成为造福群众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为群众提供更加干净有序的生活环境和更加便利舒适的生活服务。坚持将创城融入到城市治理的每一个环节,扎根在城市的每一寸土地,深植于市民的每一寸心田。如今,丰台区正以奋楫正当时的拼搏精神和润物细无声的文明情怀改变着城区的每个角落。

聚力首善,共赴文明之约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是市民幸福指数的集中体现,是丰台区对辖区200万群众的庄重承诺。为共赴这场“文明之约”,丰台区从顶层设计到机制建设,再到责任落实、考核问责,各级各部门紧盯创建目标,以坚持首善标准的毅力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形成了一股社会影响力和文明创建的牵引力。

“双引擎驱动”,打造多方联动的组织体系

2021年来,丰台区突出首善标准,进一步理清责任、整合力量,成立12个专项工作组,专门抽调干部进驻创城办,增强各行业领域创建工作的落实、推进和整改力度。同时,成立“文明促进中心”,专门负责文明城区创建具体工作。通过“创城办”联动“文明促进中心”,打造文明城区创建“双引擎驱动”模式,带动丰台区创城工作提质增效。

“一台账两清单”,打造精确制导的责任体系

丰台在创建过程中,聚焦老旧小区、背街小巷、交通秩序、文明行为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每季度制定任务台账,每周制定任务清单,每天下发问题清单的形式,切实将每项创建工作落实到人,形成了层级有责、层级负责的创建责任体系,有力保障了文明城区创建的全域性、敏捷性和精确性,实现创城实践高效化。

聚焦民生,共建幸福之城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要让城市成为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有利依托。丰台区创建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市民“急难愁盼”,解决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农贸市场等存在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时时刻刻都感到温馨、温情、温暖。

打造样板,发挥基层治理的“头雁效应”

蒲黄榆五巷5、6号楼院小区院门口,几位居民坐在干净的长椅上悠闲地聊天。“别看小区现在这么干净豁亮,前两年,这儿跟许多老旧小区一样脏乱差。”居民苏先生已经在这里住了30多年,见证了这两年小区的变身记。他说,“小区的变身,得益于丰台打造创城‘样板间’。”

据悉,丰台区老旧小区偏多,这些小区遗留问题多、治理难度大,始终困扰着创建工作向基层推进。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难题,区创城办精准发力,针对全区335个在创城中普遍存在的私搭乱建、堆物堆料、停车秩序混乱等短板弱项的社区,采取实地观摩、现场教学、专家讲解等方式逐个打磨,通过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方式,集中攻坚拆除违建、清理堆料、科学规划边角停车区、设置集中晾晒区……不断将文明风尚有机融入社区生活场景,打造出覆盖所有街镇的26个创城“样板间”社区。同时,进一步发挥“样板间”示范引领效应,由街镇一把手组织辖区所有社区书记参观学习研讨。串点成线、连线成片,今年,又有50多个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改造建筑面积227万平方米,21个无物业管理小区申请到改造补助资金295.16万元,越来越多的创城“样板间”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带动了市民的幸福指数与城市文明程度的持续升级。

较真碰硬,破解创城工作的“木桶效应”。

老旧小区常年失管、背街小巷环境脏乱、停车秩序混乱……这些在创城日常检查中出现的高频问题,也是制约丰台区城市发展的“木桶短板”。丰台区在创建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从最脏乱的地方着手、从最薄弱的环节发力、从群众最关注的区域干起,在全区范围内连续开展了“两区两楼一小巷”“十乱六清”“共创文明城喜迎二十大”系列专项整治,针对老旧小区、平房区、背街小巷、主次干道、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通过出台“一清单一指引一手册”,建立物业项目服务“红黑榜”,制定《社区不文明行为执法处罚清单》,下发市场规范“明白纸”,实施“六看”考核等方式,使得城市环境面貌和秩序大幅提升。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清洁楼道卫生2.99万个单元,清运垃圾2.26万吨,清除违法建设19.34万平米,清除堆物堆料、卫生死角、小广告3.74万处,清理私拉线杆1466处,集中梳理70余公里架空线。完成了15051个停车位规范管理和120条道路停车治理方案设计,完成了50条达标类、17条精治类背街小巷提升任务,建成了3条主题文化街区。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和变化,让曾经城市管理的“堵点痛点”成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支点”。

社会监督,激发文明创建的“蝴蝶效应”

新闻舆论监督,是助力文明城区创建,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手段,丰台区利用区级媒体主动曝光不文明行为,在“丰台有线”开办民生类节目《您说我办》,在《丰台报》开辟“创城创卫曝光台”专栏,设计上线“我的丰台我的城-不文明行为随手拍”小程序,以“一盘棋”谋划、“一张网”布局,“一条龙”呈现,聚焦百姓诉求,反映社情民意,展现基层治理经验,用情架起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连心桥”。通过媒体的曝光监督,街镇、委办局协调联动,创城办的每日督导,顺八条南侧的垃圾乱堆被集中整治,和光里社区占用消防通道的“僵尸车”被立即处理,卢沟桥南路人行便道遗留指示牌基座、裸露螺栓被拆除完毕……1182个民生小事被一一解决,整改率达到97.69%,群众对创建工作的满意率上升6.2%,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落实,文明城区创建与百姓美好生活正在实现同频共振。

聚智凝心,共创丰台之美

“有里有面”焕发城市文明活力

“路口的红灯不要闯,斑马线前把行人让,文明礼让心情舒畅,共建文明的新风尚”,汽车博物馆电子大屏下,几名午休的的哥饶有兴趣的看着滚动播放MV,由丰台区委宣传部和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事务中心联合推出的爆款说唱视频《文明驾车 礼让行人》正在全区广泛播出。如今,行走在丰台的街道上,从公交车身的“共创丰台之美”文明彩绘,到外卖小哥的“共建文明城区”送餐箱,从青桔共享单车的文明交通提示语,到电子屏播放的创城公益广告,耳之所闻,目之所视,皆是文明的风景。

创城,不仅让城市有了靓丽的“面子”,更有了内涵丰富的“里子”。丰台区创新打造“共创丰台之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宣传活动品牌,积极搭建部门、区域、政企联动的活动平台,组织开展丰台区首届“文明促进月”活动,直播观看人数达17万余人次,点赞数突破205万。广泛开展“文明礼让月”系列活动,18家知名企业成立快递外卖“文明联盟”,共同制定遵守联盟自律七条公约。60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原创艺术作品征集活动,12万余人次参与丰台区“创城主题语有奖征集”活动投票,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不断激发公众参与创城工作的热情。

“共创共享”提升城市文明温度

“‘议事厅’也成为了社区群众的办事厅,根据群众诉求,街道将社区1800平米的中心花坛广场,700米的围墙翻修一新,环境越来越好,不文明行为越来越少...”来自马家堡街道嘉园二里社区的米英姿书记,正在宛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向社区干部分享着自己的创城故事。

自丰台区启动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以来,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创城工作中来,50多个社区成立了“文明议事厅”,定期为社区创城工作出谋划策。社区青年汇开展“文明养宠”“垃圾分类”“规范停车”系列活动197场,吸引近9000名青年参与其中。社区党员、居民、志愿者参与“扮靓家园周末扫除”累计18万余人次,清理卫生死角8.84万处,清理垃圾7670吨。“文明礼让月”期间,800余名文明观察团员定期上岗,主动劝阻不文明行为,4500人次在全区11个示范路口,参与文明交通路口值守。有了百姓的积极参与,如今丰台创城的“金点子”越来越多,“好声音”越来越响,“同心圆”越来越大,“我支持、我参与、我幸福”,成为了丰台群众的内心真实写照。

理千头万绪事,谋千家万户利。文明城区创建,理的是辖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利的是群众的和谐幸福生活。在这场没有终点的“长跑比赛”中,丰台区将以一流的标准、加倍的努力、切实的举措,全力推进创建工作,用文明的妙笔,绘就出丰台百姓的幸福图景,绽放出城市高品质发展之花。

来源:丰台时报

文:胡昊 图:徐伟

编辑:徐伟


作者:

北京丰台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