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北京市第十八中学西马校区以年级为单位,相聚云端进行了“云端守望 研无止尽”线上育人研讨会,将线上教育教学经验进行梳理与分享。
初一年级
语文备课组长陈海清老师重点围绕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了经验介绍。详细介绍组内教师在课前开展诸如“成语接龙”“古诗飞花令”等热身活动以及借助小管家里的“点兵点将”或“击鼓传花”调动学习积极性的的具体方法。并谈到线上教学重在学习任务设计需要有层次,突出重点,这样才能确保学习活动覆盖面广;教学中充分利用屏幕批注功能,让师生互动勤留痕迹、勤动笔。课后作业个性化批注,作业点评重表扬。同时结合各班班级管理,完善小组积分奖励,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数学备课组长王立辉老师针对学科学习进行了以下梳理:课前精心备课,设计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新课前,先进行作业讲评(对典型错例进行讲解),再复习学过的知识点;课堂上师生互动批注,每页ppt由科代表截图发到学生群里;在作业层面,对每天作业认真完成并全对的同学及时表扬鼓励,调动学生积极性,制作小视频解决学生困惑问题。布置分层作业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年级主任李旭老师主要分享了英语学科线上教学的一些方法。课堂教学方面,精讲精练,讲练结合,关注学生参与,结合学科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设计感恩主题活动,学生表达对父母、老师、同学的感激之情;及时鼓励表扬优秀学生,多种表扬形式,为同学们树立学习榜样。课余方面,积极进行备课组研讨,步调一致,结合试题做好复习备考计划,细化落实任务分工;精心布置作业,分层练习,关注学生实际收获,落实基础,设定过关练习;开展共同体学习小组,学生自愿参与打卡。同时做好学生个性化辅导工作,主动联系学生,了解学习情况,帮助解决困难。
初一(3)班班主任徐东敏老师以 “网上灌溉,静待花开” 为主题进行班主任线上管理交流分享。
徐老师谈到初一阶段的学生不同于初二、初三。网课期间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局限于以往的迟到、不开摄像头、完成作业情况差等,现在会出现课间打闹、课上搞怪等情况。基于这些问题,徐老师引导学生们做出积极改变,调整心态,解决情绪问题,同时制定班级公约,包括课前准备,作业以及课余安排。通过一节主题为“遇见最好的自己”班会,内容包括遇见自律的自己,遇见课上表现优秀的自己和遇见未来那个优秀的自己,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于表现优异、进步的学生及时称赞表扬。徐老师也分享了和家长沟通的要点,保持平稳心态,注意说话语速;叙述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耐心倾听,相互理解。好习惯的养成就在于一点一滴的坚持,徐老师也在和学生们努力践行中,积跬步,至千里。
初一(2)班班主任张毅老师为大家带来班主任工作总结分享。包括一次主题班会“心理健康与创新能力”,完成五次班级简报编写,丰富了学生们居家学习生活,同时关注到常规管理工作:学生点名、两操、晚育等。张老师及时表扬、鼓励进步学生,激发学生斗志,评选出班级自律人物13名,线上抢答达人5名。在家校共育方面,张老师继续开展家校合作学习活动,与学生分享家长的读书笔记,受到一致好评。
初二年级
初二年级,英语学科何璇老师、地理学科钱羽老师和班主任张辉老师分别根据自己的经验对线上教学进行了分享。
何璇老师分享的主题是“落实听写任务,提升课后实效——线上作业布置感悟”。何老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采用了分层作业的方式,给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够得着的目标,让学生更有成就感。针对线上教学的现状,何老师及时调整策略,采用了生生互助和家校合作的方式,学生自行完成默写,家长督促。每周五,何老师将本周作业情况反馈给家长,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孩子提高线上学习的效率。
钱羽老师的经验分享分为“课上”和“课后”两个方面,在课上,钱老师通过多提问题,了解学生的听课状况。允许学生在保证环境安静的情况下全开麦,课堂互动充分。在课后,钱老师注重查阅笔记,小管家提交,查看课堂听课情况。挑选真题,智学网、小管家出题了解正答率。表扬优秀作业并且注重个别辅导。除此之外,面对今后的线上教学,钱老师也有一些思考,例如:小组微信建群,小组讨论课堂问题。课代表出题,班委审核,发到班级群,小组长检查。组建互帮互学小组,组长创建会议号,在固定的时间共同学习,教师巡视。
初二(4)班班主任张辉老师关于班级管理分享的重点是读书,尤其强调阅读班级管理类书籍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张老师注重给班级树立“信仰”,即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进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张老师还提出,要重视宣传,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初二四班先后创立了“初页”和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来记录班级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为家长了解学校开辟了窗口。张老师真诚对待学生,用实际行动让家长感到班主任的用心负责和班集体的温暖。
初三年级
语文组叶珍珍老师从营造仪式感、制造“小惊喜”、丰富教学样式三个维度分享了语文学科在线上教学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孩子们每天要上一整天的网课,需要在不同的学科之间反复切换,因而给他们营造一点仪式感,让他们更快的进入语文模式很重要。与此同时,在课堂中制造适当的“惊喜”可以让他们保持新鲜感以及对课堂的期待。我偶尔会尝试使用一些小游戏比如抽盲盒作为活跃课堂的一种方式。在丰富教学样式方面可以采用如下策略:将主播之位让给学生;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微视频);交替使用不同APP/小程序辅助教学。总之,就是尽最大的努力让孩子们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叶老师分享道。
数学刘彦君老师从学科出发,首先整理知识清单并下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每一部分的重点在哪,而且有配套的检测,利用小管家,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检测。让学生讲解并录制小视频整理汇总分享。在直播时让学生直接观看学生讲题的视频,再出类似的题目让其他学生回答,老师起到了精讲点拨的作用。另外,刘老师介绍了数学组利用课余时间组建了研讨室对学生进行云辅导,力求最大程度的保证教学可以有效落地。
英语闫慧敏老师主张课堂上营造一种多人对话的口语环境。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学打开麦克风,形成一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多元的对话氛围,鼓励那些没有打开麦克风的学生也能张开嘴发出声音来。在课堂教学实时检测,在讲解阅读和听力时,学生边做边上传,教师随时掌控学生听课状态和理解程度,练习讲解检查笔记,学生在课后将笔记内容拍照发到学生群中,可以直接看到完成情况。在口语练习中随讲随练,每个问题至少点3人回答,一节课点名覆盖班级80%学生。同时根据学生能力定制背诵任务,给学生明确背诵目标和努力方向。
线上教学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呢?物理学科刘洪霞老师对此有一番摸索。她通过手机录屏以及快剪辑软件的加工,生成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视频。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无法动手实验带来的困扰。此外,刘老师非常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率,每堂课的提问尽可能覆盖到每个学生,如果当堂课没能点到某一位学生,就会在下一堂课上优先给予关注。课堂之外,她更是通过文字答疑、语音留言、语音电话、组建腾讯会议等多种方式展开个性化辅导,把教育教学落到细节中。
与物理学科有着相同处境的化学在实验教学方面也有一些探索。李瑞芳老师谈到最近的实验教学时,分享了独特的感悟。她在“化学大师”、“智慧云平台”以及“哔哩哔哩”等平台上精选网络资源助力教学,并利用家庭现有的材料亲自演示实验,学生热情高涨,课堂无比活跃。“学生对于溶解相关的知识落实起来很有困难,因此我在讲溶液这部分的实验时有意识的调整了教学策略,就拿家里现成的素材进行课堂演示,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
政治学科在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记录和追踪方面给大家带来了启迪,孙建新老师每上完一堂网课就会用共享文档及时记录当天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并且跟进每次作业落实情况,对于教学评价、数据做到实时互动、及时反馈,让班主任和家长快速、准确、全面地掌握学生出勤情况和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之上调整教学策略。
历史杨世兴老师结合课堂实践将互动批注功能展示得淋漓尽致。“腾讯会议里面这个互动批注,咱们可以适当的多用一用。对于我们历史学科来说,这种互动批注非常实用,我经常在课堂上使用这个功能。不仅能‘看见’学生的思维过程,还能促进同伴之间互相的‘攀比’。”杨老师向各组老师推荐道。与此同时,作业套餐的设置也是历史学科的一次创新尝试,给予学生作业自主选择权,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写有所得,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感受
本次交流会,感觉很务实!
班主任们就线上班级管理,做了知行合一的汇报。比如:徐老师的激励法,张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能力教育。年级和学科老师们,汇报了一些激发学生学习的小妙招,如利用小管家颁发线上奖状,收到很好的效果。
分享是美德,越分享越富有!
——张毅老师
特殊时期,无论是学生、家长、老师都面临着考验与挑战,在昨天的年级会上各位老师都分享了自己宝贵的教学经验,从中能够获得很大的力量。老师们的分享有一个共性,便是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特殊时期,好像每个人都有一根紧绷着的弦,无论是课上还是批改作业的过程中,都对学生多一些肯定,希望孩子们也开开心心地度过网课这一特殊时期。
——王玎玎老师
首先徐东敏老师和张毅老师做了班主任的线上经验分享,然后各个备课组老师也分别对自己备课组的线上做法做了细致的讲解和经验小妙招的分享,让我受益良多。线上教学学生心理比较放松,再加上手机的干扰,因此课堂的效率一般都会打折扣,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是老师上课的重点。我感受很深的首先是老师们的互动批注特别好,通过互动批注调动了孩子们的课堂参与度,大家都参与进来了,课堂效率自然就高了。其次是老师们之间的集体备课增加了,就拿我们组来说,当天上课遇到问题,下课我们大家就及时连线,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后面上课的老师也能避免同样的问题,特别好。最后就是老师们提到网课还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这点也特别重要。网课是挑战,在挑战中我们也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但是只要大家在一起,一切困难都能解决!
——周平老师
今天年级组织了线上课经验交流,听了老师们的分享,我在心态调整、教学方法、操作技巧等方面都受益匪浅。
线上教学期间,教师与学生只能云端相见,这对师生都是考验。作为老师,我认为不仅应关注学生学习状况,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多与学生聊聊天,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度难关。
——张辉老师
线上教学,师生之间无法面对面的实施高效课堂教学,这就需要转变思路,让学生动起来,多设置课堂上的小任务,小活动,更加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课后作业分层布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与家长建立有效沟通,家校共享,实时对接,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赋诗一首:
疫三年杏坛谋
冬寒助疫冷,玉楼锁清风。
何当庠序志,顺风千里程。
忧愁年少嬉,夫子信尊翁。
时节应顺颂,学子攀顶峰。
——张林老师
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不得不将教学转到线上,这对教师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此背景下年级开展的线上教学交流会让老师们收获很大,各位老师都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全方位立体化的从学情出发,扬长避短,将线上教学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在老师们细心、耐心、有责任心的共同努力下,初三年级一定能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勇毅前行。
——胡前老师
听了年级老师关于线上课的分享,收获很大,为之后线上课的开展提供了很多方法,叶老师介绍的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课堂小惊喜等,让学生对课堂充满期待,成功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非常难能可贵。还有多位老师都提到了学生学习的落实方法,圈画重点、习题互讲、提高对学生的关注度等,帮助学生线上学习学有所得。虽然线上教学有困难,但是,各位老师一直在探索、改变,找到更适应学生的线上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物理组 乔珍老师
在线上教学的这段时间里,各年级教师群策群力,千方百计提升线上教育教学的质量,各有各的妙招。云端授课,百花竞彩。我们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改进,不断地挑战自我,共同努力、云端守望,携手并进、共研共成长。
来源《丰台时报》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供稿
实习编辑 张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