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喜湘宴之前兜里就5块钱了,我从普通服务员做起,现在是喜湘宴万丰路店的服务经理,个人年收入在20万以上。”1995年出生的吴明开心地说。北京市喜湘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尚冬冬介绍,喜湘宴在全市有4家店,经营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几年来,累计解决3600余人的就业问题,因购买食材,带动300余名外地农民就业,每年为农户增加收入达到1000余万元。
在丰台区西客站南路2号希尔顿惠庭酒店旁有一个独立的二层小楼,这里就是喜湘宴西客站店,因为这里装修时尚、环境清幽,服务好,口味佳,每天都有不少客人慕名而来。记者了解到,喜湘宴的第一家店是2015年9月对外营业,在丰台区丰体南路10号——喜湘宴大井店,2019年8月转店到万丰路312号,就是现在喜湘宴万丰路店;2021年的8月份喜湘宴西客站店对外营业。
“目前,餐厅在北京有4家店,除了上述2家餐厅外,另有朝阳和平西桥店、海淀万寿路店均在营业中,现经营面积10500余平方米,有420余员工。另外,朝阳区、海淀区有2家餐厅在筹备中,预计在春节前后相继开业。”尚冬冬介绍说。
尚冬冬是山西人,从小在农村长大,他深知农民的艰苦,打工人的艰辛,对农村的困难群众有着特殊的感情。工作后,他十分关注员工在企业的衣、食、住、行,并尽可能提升员工在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目前,餐厅服务人员的年收入在8.5万以上,厨师的年收入不低于13万。
“我原先是个小保安,现在是喜湘宴的采购经理,如今还有机会投资入股到喜湘宴,前几年在老家给父母盖起了新房,在市里也买了新房子。”陈红远说。他来自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蛇盘兔村,2015年之前,是一家餐厅的保安。
“我来自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散花镇钱坳村,2015年时刚毕业在网上投简历来到了喜湘宴,那时候刚出校门见了人连大声说话都不敢,经过几年的磨炼,我凭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升任喜湘宴万丰路店的服务经理”吴明笑着说。面前的这位姑娘,阳光、热情、侃侃而谈,目光中又带着坚毅。早已不见她说的怯懦的样子,做事儿细致、认真、耐心、条理清晰,管理着整个前厅的日常工作。
喜湘宴创业以来先后与学校、社区,北京周边的困难地区保持联系,将在校勤工俭学的学生、社区内困难群众,特困及山区农民工作为重要招募群体,并且成为主要用工来源。这些人都在这里慢慢学习一技之长、个人收入有增加、还有很多人在这里爱情事业双丰收。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喜湘宴丰台的万丰路和西客站店每年解决员工就业分别为239人、179人,合计418人,累计就业1633人次;喜湘宴朝阳区和平西桥店、海淀区万寿路店每年合计解决就业513人,累计就业2011人。
近几年,喜湘宴长期与甘肃天水、山西运城、河北秦皇岛等贫困地区学校保持联系,解决贫困地区学生就业问题。仅2022年有110人在喜湘宴实习及就业,累计安置实习及就业学生达382人次。
“当时,尚总为了寻找餐厅用的甲鱼来到我们河州水产公司,这一晃合作7年了。我们养殖基地处于洞庭湖水域,为甲鱼的繁衍生长创造了无可比拟的条件,出产的河州甲鱼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这正是喜湘宴正在寻找的特色食材。”2017年常德市河州水产有限公司的王国顺与尚冬冬两人一见如故,因甲鱼而“湘”识。
尚冬冬一直坚信,只有好的食材才能做出好的味道,地道的食材才能做出特色的味道。自2015年以来他多数次到湖南,优选精品特色食材,最终选用湖南洞庭湖水域养殖的河州甲鱼作为喜湘宴的特色食材,甲鱼系列菜品也成为喜湘宴的招牌菜品。
经过这6年的发展,河州甲鱼的5个合作农户供应量由原来的每年每户均产5280斤,到现在平均每户年产21200斤;由原来的平均每户年收入33.37万,提升到现在的平均每户年收入142.66万元;累计年收入超过670.22万元,带动常德及周边地区农民就业280人。
与此同时,尚冬冬经常往返于丰台及北京周边的各农产品基地,餐厅的很多菜均是就近采购最新鲜的食材,一年四季最新鲜优质的蔬菜、瓜果、肉蛋,都能出现在喜湘宴的餐桌上。喜湘宴每年采购农产品28.1万斤,给农户带来超过419.78万元的收入,直接和间接带动约100人就业。
“我们的食材品质有了保障,农户们的收益增加了,这是双赢。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我很高兴为农民做事。”尚冬冬表示,未来依旧会坚持将公司发展需要与湖南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依旧会坚持与学校、社区、困难地区对接,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带动就业,增加农民工收入。
来源《丰台时报》
记者 赵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