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成寿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亮出“青”名片 惠民更便民
2023-09-25 12:3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亮出“青”名片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在成寿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这样一群青年家庭医生,他们怀揣着对医生这份职业的信仰与热爱,在服务辖区居民,做好家庭医生的工作中,展现着青春之光,医者之光,全力打造党建品牌,亮出家医服务“青”名片。

养老驿站 每天都有家医陪伴

为进一步完善“15分钟健康服务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医街联动的优势,填补居民就医空白点,将居民健康管理阵地前移,成寿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寿寺街道方南养老驿站智慧家医工作室于2022年10月1日正式挂牌,中心青年医生团队每周1次前往驿站出诊,为居民提供医疗便利。

为向居民提供更便捷,更触手可及的家医惠民服务,让党支部的“青”名片持续发光发热,成寿寺中心近期推出一项重要惠民举措,自2023年9月20日起,由原来每周1次的医生出诊工作时间改为每个工作日上午9点-11点及下午2点-4点,由青年家庭医生坐诊,为附近居民提供问诊、开药、测量血压、血糖、血氧等健康管理服务。

开诊短短2天,已经有数十位居民享受到了家门口医疗服务的便捷,王阿姨说:“小区里就能开药,不用跑那么远了,没事儿下来遛弯时候我还能来咨询一下家庭医生,真是太方便了。”

方南智慧家医工作室主要为居民提供一站式签约服务,个性化健康教育咨询,并根据签约居民的身体状况制定健康随访服务和诊疗服务,预约上级医院的诊疗服务、转诊服务、健康和用药咨询服务。智慧家医工作室借助VPN还可以现场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签订家医服务协议、诊疗、开具处方等,实现医保实时结算并于第二天送药回驿站的服务,减少患者家和中心来回奔波的困扰,把这“最后一公里”路程也省掉。“我们多去一次,居民就少跑一趟,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家庭医生刘大夫这样说。

青年家医团队各显身手送健康

9月20日,成寿寺中心党支部组织中医科、口腔科青年医生小分队前往丰台区首投科创园为辖区居民提供义诊送健康服务。

口腔预防保健 吃嘛嘛香

“我的牙这儿总是酸酸的,一碰冷热水就有点儿疼。”口腔科逯文华大夫拿起了口镜,一丝不苟地给居民探察个究竟。逯大夫说道:“您的牙目前还是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治疗方案的,初步考虑是个牙髓炎,需要做根管治疗。”9月20日正好是全国爱牙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给居民看口腔疾病的逯大夫也很高兴。他说:“给居民义诊时看看口腔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很多人忽略了口腔健康,就算没有牙病,牙齿日常保健、牙齿预防保护、口腔疾病预防都很重要。年岁大的居民更应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对口腔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做到真正的‘吃嘛嘛香’”。

在离居民最近的地方发挥所长

“我有高血压病病史,我的血压怎么样?我刚才有些心慌,吃了一块巧克力,现在还有些恶心。”一位阿姨走到了中医诊疗区李芙大夫面前,李大夫为她量了一下血压,测了心率,没有发现特别的异常,于是一边用手“以指代针”点揉着阿姨的内关穴,一边继续询问阿姨有没有觉得好一些。阿姨表示,还有些出汗,恶心好多了,李大夫又在阿姨的大椎穴处进行揪痧,阿姨即刻反馈道:“哎呀,感觉自己好多了,汗也没那么多了,谢谢您啊,李大夫”。李芙在现场也为其他居民进行了中医治疗,居民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中医的奇妙之处。

另一边,一位年轻的“老中医”正专心致志地为居民把脉,手指感应,心中有数,“最近情绪怎么样啊,是不是老爱生气?”“大夫,您真棒,您怎么比算命还准”“您这是肝火旺,我告诉您一些养肝疏肝的方法吧。”这位“老中医”是刚刚入职不久的青年医生姜心航,研究生毕业后选择扎根基层,用自己的中医技术服务辖区居民。“你为什么选择来社区医院工作呢?”当问到姜医生这个问题时,他说:“我了解到社区医院是居民看病最近的地方,我希望能将自己所学的用到居民身上,在社区能把病看好,就不用跑那么远去大医院排队了。”

知识讲座 互动桥梁

2023年9月21日,全科家庭医生刘彬彬为方南家园小区的居民提供了一场充满知识与关怀的健康讲座。讲座的主题是“健康生活,三减三健”,旨在向居民传授如何通过减盐、减糖、减油来实现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和口腔健康。

刘彬彬医生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三减三健”,解释了它们对我们整体健康的重要性。她特别关注了中年人和老年人,因为他们在健康管理中面临更多挑战。此外,刘医师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健康建议,比如简单而实用的烹饪技巧,以帮助居民们更好地控制盐、糖和油的摄入。

讲座现场,一些小区居民积极参与,提出了关于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的相关问题。刘医生以她的专业知识和耐心态度回答了叔叔阿姨们的疑虑,为他们提供了实用的建议和指导。健康讲座不仅传递了医学知识,还建立了居民与家庭医生之间的互动桥梁,增强了社区卫生服务的紧密联系。

家庭医生 体贴到“家”

郭奶奶是中心全科家庭医生冯庆文的签约居民,今年90岁了,有一次上卫生间不小心摔倒了,把右胳膊摔骨折了,郭奶奶的心情一下子从春天跌到了冬天,拉着冯大夫的手流下了难过的泪水,身为党员的冯大夫心系签约居民,她耐心为郭奶奶开导,并指导前往骨科就诊。因为郭奶奶年纪大了血糖控制也不好,骨折的位置又不方便夹板固定,只能采用悬吊固定的方式保守治疗。

为了缓解郭奶奶的焦虑情绪,冯大夫经常利用午休和下班的时间到郭奶奶家探望,指导郭奶奶和家属注意患肢固定位置,指导日常饮食和用药,同时对郭奶奶进行心理疏导,让奶奶有事儿随时给自己打电话。暑去秋来,在冯大夫的关怀下,郭奶奶的骨折渐渐愈合了。

骨折后6周复查,骨科大夫说愈合得不错,可以适当进行康复锻炼了。冯大夫马上预约了医联体医院铁营医院康复科专家张立强主任前往郭奶奶家里指导康复训练,郭奶奶受宠若惊,想不到在家还能享受到康复治疗,原本以为这个胳膊骨折以后就算长好了也得落下残废,没想到还能经过康复锻炼恢复一些功能。郭奶奶说:“你们这些年轻的家庭医生真的是太好了,不怕辛苦总来看我,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奶奶,我是一名新党员,也是您的家庭医生,这是我应该做的,”冯庆文说。

“家庭医生”这份职业鼓舞着成寿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青年家庭医生们勇往直前,主动实践,向党组织靠拢,迸发青年独有的热情和勇气,在开展家医签约服务工作中,始终不忘“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用自己的爱心、热心、诚心满足每一位辖区居民的需求,发挥青年在基层医疗服务工作中的青春活力和创造能力,以实际行动实践党建品牌服务内涵,擦亮家医“青名片”。

来源:丰台时报

编辑:原梓峰


作者:

北京丰台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