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书记”在铁营:青年干部与老旧社区的双向奔赴
2023-12-29 18:3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为深入推进“吹哨报到”“接诉即办”工作,着眼破解部分社区(村)基层治理难度大、群众诉求多等实际问题,2023年2月,丰台区选派3名机关干部、东铁匠营街道选派6名科级干部,赴“一带五桥六组团”9个重点社区(村),担任“区级+街道级”治理书记,融入社区治理服务站,形成蹲点共建、集中破题、互促共进格局,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社区画像

东铁匠营街道横七条第二社区0.125平方公的辖区范围内,坐落着8个老旧小区、两片平房区;基础设施老化、环境秩序杂乱、房屋老旧漏水等老城区普遍共存的“弊病”凸显。

2023年2月,东铁匠营街道综合办公室科长潘微彤正式来到这里担任“治理书记”,投身社区基层治理工作一年间,这位青年干部将笔力化为脚力,以理论指导实践,推动解决难点痛点问题,实现与老旧社区的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老旧小区改造,有里又有面儿

“去年就听说要改造,一直没动静,咱这工程还有戏吗?”“治理书记”潘微彤刚上任,横七条40号楼的老旧小区改造问题就摆在了她面前。房龄近30年的老楼,下水管道反水、顶层漏雨、路面破损……居民们急切盼望着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而原定的老旧改计划,却因为产权构成复杂居民诉求多元、与施工方迟迟达不成一致而一度停滞。

潘微彤将平时综合文字工作中长于归纳、擅切角度、善于协调的优势用在了实践中,为了摸清问题症结,先后组织4次居民代表会议,摸清主要矛盾;入户走访25家,了解个性诉求,梳理出老旧改期间生活用水供给、冬季供暖保障,以及改造工程公示等问题,形成“居民诉求清单”。随后,社区党委吹哨丰台区房管局老旧小区改造办公室、东铁匠营街道城乡管理办公室及施工单位共同协商,针对“诉求清单”拟定“责任清单”“方案清单”、制定时间表,各项工作迅速走上正轨,加速推进。与此同时,组织40号楼全体居民召开推进会,面对面解释改造方案、预期进展等居民关心的问题,争取大家伙的支持配合。

多方努力之下,改造工作顺利进行。施工过程中,生活用水未受任何影响,院内存在安全隐患的燃油锅炉也同步完成了供暖并网施工,交由物业正式接管。先前满怀疑虑的居民们这下安了心:“咱楼的改造那叫一个有里有面!外观整洁漂亮,供暖也比往年好,特别满意!”

“接诉”有思考,“即办”有高招

接诉即办是抓手,社区善治是目的。在潘微彤的工作日志上,记录着她对“通过解决一个诉求,形成解决一类诉求机制”的思考。2023年4月,她根据社区一段时间内密集出现的装修扰民诉求多、根治难、满意率低问题,组织社区治理服务站“1+5+N”人员力量,推行“四步联动解决法”,即“建立联系、上门劝阻、联合执法、回访调查”。

接到装修扰民类诉求后,治理书记潘微彤第一时间与投诉居民沟通并承诺负责,给居民吃下定心丸;随后社区治理服务站联动社区民警、综合行政执法队入户劝阻提示,给违规装修方画好红杠杠;遇问题反复,协调开展联合执法,确保违规装修行为不复发;问题解决后,多次回访问效问需,让装修户真信服、投诉方真满意,邻里关系修复如初。一套组合拳下来,装修扰民类诉求解决率、满意率均达到100%。

扩充“N力量”,拧成一股绳

为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延伸,潘微彤在扩充多元治理“N力量”上下功夫,她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居民唠家常、听需求,通过“社区书记联系卡”不断扩大“朋友圈”,发动居民、商户一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潘书记,您看这路面上总是有水,这几天也没下雨,肯定是地下自来水管道漏了。”接到商户刘文明的电话,潘微彤赶到横五条与顺四条交叉路口,路面积水已形成小水洼。她迅速联系自来水集团到现场勘察,确认地下管道漏水并立即展开抢修。为保障平房区居民日常用水,潘微彤又赶紧联系安排储水车备用,不到一天的时间,便完成管道更换并回填路面,居民生活未受到任何影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谈到担任治理书记一年来的收获,潘微彤用一句话进行了总结。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激活社区“造血”功能,手把手带出一支能力过硬、同心同向的治理队伍;“基层善治”概念在社区街巷落地,变成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是一场新与旧的双向奔赴、碰撞成长,激发了青年干部的强大潜能,也将继续见证东铁匠营街道老城区更新的喜人变化。

来源:丰台时报

编辑:李娜


作者:

北京丰台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