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曦辉:抢抓产业转移新机遇 助推丰台高质量发展
2024-04-29 17:1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4月23日,2024年“倍增追赶合作发展”丰台大会在北京园博园召开。本届大会以“创造纪”为主题,旨在激发社会各界创新发展活力,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创造丰台倍增发展新纪元。丰台区如何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接续突破?如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报特邀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曦辉解读丰台发展机遇,畅谈发展新思路。

记者:参加此次“倍增追赶合作发展”丰台大会,您有什么感受? 

李曦辉:我觉得非常震撼,丰台区有的放矢地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会上,丰台区推出了20个重大项目,既有引领潮流的产业项目,比如北宫低空经济产业园、北京园博数字经济产业园、看丹独角兽创新基地等,同时也包括北京发展转型过程中没有顾及到的、填补北京市功能空白的一些项目,比如“点靓凉水河”行动、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等。丰富首都功能之余,丰台区也可借此实现自身良好发展。近年来,丰台区的发展势头强劲,充分展现了“倍增追赶”的生动实践。

记者:中央民族大学丰台校区已经投入使用两年有余,民大作为丰台驻区高校,与丰台区开展过哪些合作? 

李曦辉:作为丰台区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成员单位,我们课题组和丰台区合作了一个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研究,结合营商环境、土地、劳动力、教育、信息等相关因素形成指标体系,通过对北京十六区历史数据进行梳理,得出结论表明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之上,丰台区承接产业转入能力与其他地区相比优势明显。从另一个角度看,丰台区在北京十六区之中发展潜力很大。

记者:您认为丰台区未来可以从哪些方面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李曦辉:新质生产力是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丰台区要着力发展有科技含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吻合新质生产力的现代制造业,同时传统产业也要深化转型升级,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外,北京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主阵地,而丰台拥有无与伦比的区位优势,作为承载首都功能的战略高地和首都前院、城市门户,是智力成果承接的首选之地。同时,作为丰台区的两个主导产业,轨道交通产业和航天航空产业已经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完成跨越式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很好地诠释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下一步,政府应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策方向性引领,为创业者提供生存空间,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记者:您谈到了丰台区要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在您看来,为吸引科创人才,丰台还有哪些方面可以细化? 

李曦辉:我建议改革学区制,人才过于集中不利于整体发展,要均衡教育资源,减少学校的层级,利于人才流动。从丰台区的角度看,要提供住宅,满足科技创新人才的居住需求。同时,加强交通建设,优化交通网络,做好配套措施,完善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丰台区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劳动力成本和资本投入、科技基础等优势资源,通过改革学区制来加强基础教育资源的配置,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工作和生活,提高整体竞争力,为丰台区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来源 丰台时报

记者 郭晓妍

实习编辑 高帆


作者:

北京丰台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