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背景
1949年8月14日至9月16日,毛主席十分罕见地为新华社连续撰写《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别了,司徒雷登》等5篇社论,批驳美国政府发表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为什么毛主席要花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连续批评一份白皮书呢?
五次批判美国白皮书
讲解员:李雪辰
文化队双清别墅班
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由国务卿艾奇逊起草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白皮书在这个时候发表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白皮书中将侵华政策说成是“对中国的关切”“美国对中国的友谊”,掩盖美国“扶蒋反共”的政策实质,并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的政策,公然声称将鼓励“中国民主个人主义者再显身手”,摆脱“苏联的控制”,推翻被“外来羁绊”的新中国政权。
其实,随白皮书一起发表的还有一封信,这封信就是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白皮书编好后给美国总统杜鲁门写的,信作为白皮书的前言,既概述了白皮书的主要内容,又集中体现了艾奇逊本人的反动倾向。艾奇逊作为美国反共急先锋,在1949年至1953年担任国务卿期间不仅主编了白皮书,而且主导了美国对外和对华政策。
白皮书和艾奇逊信的发表,毛主席认为是一件好事,因为是揭露帝国主义和教育中国人民的一次极好的机会。当时,一些资产阶级分子,出于对美国物质文明和民主制度的向往,被美国一贯标榜“是中国人民的朋友”的外交姿态所迷惑,主张采取美苏并重的“协合”外交方针,对美国援助新中国建设也抱有一厢情愿的幻想。批驳白皮书,能够引导这些人看清美国侵华政策的真实面目,争取更多中间派人士,可谓意义重大。
8月12日,新华社发表评论《无可奈何的供状——评美国关于中国问题的白皮书》。一直高度关注此事的毛主席即函告新华社社长胡乔木,“应利用白皮书做揭露帝国主义阴谋的宣传。应将各国评论中摘要评介”。
从8月14日至9月16日,继新华社评论之后,毛主席以政治家的雄才大略,连续写了五篇评论,深刻揭露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反动本质,批评了国内一部分知识分子对于美国的幻想,并对中国革命的发生和胜利作了理论上的阐释。这五篇评论,就是收入毛泽东选集中的著名篇章《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别了,司徒雷登》《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友谊”,还是侵略?》《唯心历史观的破产》。这些光辉著作,是毛主席在舆论战场上的战斗檄文,今天读来,仍时时感到穿越时空的真理的力量、正义的力量。
故事文字来源于:
《老一辈革命家在香山》
对美国对华政策侵略本质的深刻揭露——读1949年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的《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等五篇评论 学习时报 许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