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传说中的天子专用色——黄栌染”科普活动
2023-07-23 10:3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7月22日上午,香山公园开展“传说中的天子专用色——黄栌染”主题科普活动。活动通过微信招募形式,共5组家庭10人参加。此次活动在“静宜学堂”科普小屋内进行,包含课堂讲解和黄栌染手帕制作两部分。

首先,科普老师通过PPT授课的形式,向参与者介绍黄栌在香山的情况,黄栌树种的特征以及黄栌的应用价值,重点介绍植物染及黄栌染的历史及地位等相关内容。

接下来,由科普老师向参与者介绍黄栌染的方法与步骤,让参与者对手帕进行扎染等创作。

通过本次活动,参与者在了解黄栌文化与利用价值的同时,也增进了它们对传统织染知识以及古人智慧的了解和认知。体验了手作植物染手帕的乐趣。

科普知识小链接

黄栌,漆树科黄栌属的落叶灌木。叶子是倒卵形或卵圆形,全圆,花期在香山一般是4-5月,花序为圆锥花序。黄栌也叫烟树,花后不孕花的花梗会变成粉色绒毛状,远看如烟似雾。黄栌还是造林能手,萌蘖强,生长快,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

周朝的文献详细记载了当时完备的植物染色技术。在《周礼·天官·染人》记载,当时设有管理染色的染草之官,又称染人,负责染丝帛,并掌管好一切染色的事务。

常见的几种染色植物有什么呢?

茜草,又名破血草,是最早用来染红色的植物。

姜黄的主要染色部位是其根部。他还是我们吃的咖喱粉的主要成分,此外它里面还含有某些可以抗氧化,改善皮肤色素的一些成分,可以用来做化妆品。

木兰,《天工开物》制靛的蓝草五种:菘蓝、蓼蓝、马蓝、木兰、苋兰。《荀子·劝学篇》中的名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就是讲用蓝草制成的靛蓝可以染出更青的颜色来。

紫草,《本草纲目》中记载,“此草花紫根紫,可以染紫,故名。种紫草,三月逐垄下子,九月子熟时刈草,春社前后采根阴干,其根头有白毛如茸,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明;花过时采,则根色黯恶。”

唐玄宗撰《唐六典》卷十一 :自隋文帝制柘黄袍及巾,带以听朝,至今遂以为常。

最早的柘黄,是由柘木染出来的,但是,柘树是名贵树种,生长缓慢,极难成材,所以非常珍贵,到后来就逐渐使用用黄栌来取代了柘木染黄色。

根据记载,黄栌染御袍是以黄栌木的树皮与苏木染色而成,唐朝由日本遣唐使传回日本,后经平安时代的嵯峨天皇颁布政令,才将黄栌染御袍确立为天皇专用的服装。

黄栌染属于间接染色的一种,是需要媒染剂来帮忙的,媒染剂有很多种,像制作黄栌染需要的明矾就属于媒染剂的一种了。

撰文:苑卉

图片:柳杨 孔维一

视觉:陈纪童

校审:绪银平


作者:

北京香山公园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