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雨水,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降雨量极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在香山公园内则有这样一处院落,被乾隆描绘为:“山中晴雨朝暮各有其胜,而雨景尤奇。”今天我们在雨水这个节气探访的就是静宜园二十八景中的雨香馆。
雨香馆位于玉乳泉西南侧、绚秋林西北,由宫门、环廊、雨香馆、翠微山房、洒兰书屋、林天石海、揽秀亭等建筑景观组成。庭院顺山势回廊环绕,各建筑景观间又由回廊相连,所以在这里赏雨不会被雨所淋到。
《雨香馆》
清•弘历
诗序:绿云舫稍西,步平冈而南,为雨香馆。山中晴雨朝暮各有其胜,而雨景尤奇。油云四起,滃郁栋牖,长风飘洒,倏近倏远。苔石药苗,芬馨郁烈,沉水龙涎,不免烟火气。
诗文:
出云峰更秀,酿雨地斯灵。
景写一空白,膏苏万陇青。
悦心惟乐岁,养志奉慈宁。
何必刘宾客,端称以德馨。
乾隆在其御制诗的诗序中解释道:“山中晴雨朝暮各有其胜,而雨景尤奇。油云四起,滃郁栋牖,长风飘洒,倏近倏远。苔石药苗,芬馨郁烈,沉水龙涎,不免烟火气。”大意是山中晴朗、阴雨、早晨、晚上各有其美的方面,而雨景尤为奇特。油云四起之时,房梁、窗户嗡嗡作响,风雨飘洒,忽近忽远。长满青苔的石头和可入药的小草,芬芳清馨浓烈,沉水和龙涎这两种香不免烟火气太重。这里说的不是雨香,而是植物的芳香。而“雨香”则是写在御制诗中最后一句,“何必刘宾客,端称以德馨。”是指应为雨以德为香。
所以雨香馆名字的由来还是离不开古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敬畏,雨水是中国农耕文化中的一部分,当然在现在仍有重要意义,雨水的到来也在提醒着我们要注意保护自然资源,这样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雨水款节气明信片
在今天香山公园继续推出二十四节气系列明信片之雨水款,该明信片与立春款明信片在设计上保持一致风格,明信片中采用传统古建筑“龙生九子”中的螭首来“吐水”,吐出的水纹呈细线状,表现出雨水的形态,并组成雨水二字。
下方为玉兰花盛开和“静宜园二十八景”之雨香馆的屋顶共同构图,展现出雨润大地、春回人间的景致。在整体色调上选用蓝绿色渐变,表现了由寒冷逐渐转暖,一派生机勃勃。
明信片的左下方诗词选用的是乾隆《静宜园二十八景诗•雨香馆》中的两句:出云峰更秀,酿雨地斯灵。
不妨在雨水时节,来到雨香馆内寻找明信片中的所出现的元素,感受诗中所描述的情景,体会古人对于自然环境的尊重与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