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8日是中国园林博物馆正式开放运行九周年。
中国园林博物馆作为一座全面展示中国园林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多元的功能以及辉煌的成就的国家级博物馆,自2013年开放至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与帮助,积极发挥收藏、展示、研究、社教功能作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在2023年中国园林博物馆运行十周年之际,我们将携手共进,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传播绿水青山理念以及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彰显出中国园林博物馆的独特价值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冬
冬日的园林
有颜淡如睡的山水
也有热闹喧腾的庆贺
为将要来临的新岁
祈愿繁盛祥和
双奥之城“冰雪中的园林世界”
“一起向未来”的欢快歌声,与舞动的朝气成为点燃冬日的生命力,承载博大精深历史文化的中国园林,与轻盈热烈的冰雪运动碰撞出异彩纷呈的火花。
中国园林博物馆金牌志愿团队,“园林小讲师”青少年志愿者们,用双语为观众公益讲解,传播园林与冰雪的魅力,展现中国文化的包容与中外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园林雅集 贺岁迎春
喜庆热闹的非遗文化市集,清幽雅趣的园居雅集,通过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线上活动,带大家足不出户领略古都园林文化、春节传统文化和冬奥冰雪文化,陪大家一起线上过大年。
中国园林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的密码,寄托了诗意栖居的理想。在惠风和畅的日子里,中国园林博物馆“芸香阁”,园林讲堂正式和大家见面了。引领我们跟随学术大家,进入“春色如许”的园林,踏上真情实感的文化之旅。
“四时闲居·清供真趣”展
小年,“四时闲居·清供真趣”展开幕。在一年岁首之朝,展现中国园林的魅力,解读古人与清雅器物、画卷相伴为友的精神境界,于怡然寄情下,感受冬日园居的静美时光。
“琳瑯—全国文博单位文化创意产品集萃”展
开年特展,“琳瑯——全国文博单位文化创意产品集萃”专题展览在中国园林博物馆首次亮相。这些脱胎于园林天地之间,摇曳生姿的掌上文创,以独特的方式浸润今人的园居生活,取材于久远时空的文物,讲述经年积淀的文化故事。
春日将至,守望未来,奋楫前行,扬帆四海。
春
风和日暖
园林执起春日的帷幕
以咫尺山水、方寸乾坤
演绎生生不息
园林之美有恢弘广博、圆融畅达,也有缠绵蕴藉、风光霁月,正如女性拥有温柔细腻,也拥有力量与胆魄。央视《花开中国——2022三八国际妇女节特别节目》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将园居生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相融汇,以中国传统插花献给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和全天下的女性工作者。
踏青赏春 曲水清明
清明节,是春光与人文的绯色相逢,园林与诗歌的缠绵邂逅。曲水文化在园林中绵延了数千年,从简单美好的生活祈福到文人赋诗吟咏的雅集,从自然山水到写意园林,“曲水流觞”逐渐成为了园林中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曲水流觞”文化主题体验活动,共同传承传统文化,感受古人精神意蕴。
理想的园林环境,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体现。师法自然的中国园林艺术承载了古人诗意栖居的理想,延承至今,古典园林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多样的生物组成丰富的生态,在城市的喧嚣中体验自然宁静。
随着催花一霎清明雨,中国园林博物馆自然生态和劳动教育专区,“秘密花园”被阳光与造访的脚步声唤醒,志愿者们辛勤的身影与汗水,成为最靓丽的风景。
阳光明媚、气温升高、雨量增多、花草萌动,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园林处处透着勃勃生机。中国园林博物馆“京西稻园林农耕文化体验活动”,园林中的农业景观不仅可以为园居者提供生活物资,闲适超然的田园生活意境还可以让他们体验到躬耕务农的归隐之趣。
园林恰如其分的圆满,是与春日告别的预演,将迎来夏日盛大的林荫飨宴。
夏
五月的风带来夏日的园林
雨声落泉
风林长夏
是纵情放空的理想乡
2022年5月18日,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中国园林博物馆与大家“云端相见”,以立体的姿态诠释园林精神和文化内蕴,一同见证博物馆的力量。
“昭昭文心——孟兆祯院士学术成就展”
“昭昭文心——孟兆祯院士学术成就展”开幕。“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以家国情怀融入治学育人,将风景园林延展无限可能,这正是孟兆祯院士。中国园林博物馆与孟兆祯先生的缘分深厚,自相地至规划,从筹建到展陈,这里的一砖一瓦皆凝结着孟老的心血,更是一代园林人精萃成就的撷珍大集。
“锦色——传统建筑彩画技艺展”
“锦色——传统建筑彩画技艺展”开幕。锦色木衣者,可以避风雨,可以显规制,可以寄愿景。作为新晋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建筑彩绘”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者。“锦色——传统建筑彩画技艺展”,引领大家追寻绚烂夺目的色彩背后,燃着的古今匠心传薪之火。
“瓷韵”展
“瓷韵”展开幕。园林是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瓷上园林正是将眼前之苑收作掌中之画,于方寸之中现琅千世界。将宜游、宜居、宜憩的园林融贯“瓷韵”,承载千年来人们对理想家园的愿景。
数字藏品《典籍中的园林》
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园林博物馆推出首款数字藏品《典籍中的园林》。触摸历史中已消逝的园林,通过古籍与历史“对话”,讲述中国园林在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及园林里的动人故事,让古籍里蕴含的灿烂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延续。
暑期园林科普课堂
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园林博物馆有着传播园林文化,传承园林科技的重要使命。漫长的暑期,正适合来到园林中,展开一场承接古今的传统文化之旅。
在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植物“各式各样的形态”留下了值得我们保护、学习和继承的闪光智慧——人与自然的和谐宜居、古籍文献的巧妙修复,亦或者是园林古建斗拱、彩画等绝妙的技巧。微小的世界,宏阔的精彩,携手以植物为媒,我们纵观古今,我们创造未来。
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动
8月的盛夏,中国园林博物馆的精彩科普活动在城市副中心的绿心森林公园亮相。“走进科技 你我同行”,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动在夏末的园林风光里,在绿意蓬勃的生机里,感受园林生态与千年文明的魅力,以微小见生态,以深远望古今。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2022年的夏季是用汗水和付出浇灌的季节。中国园林博物馆参与了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全国林业和草原、北京市科普系统讲解大赛。科普讲师、手语讲解员庞森尔秉持专业的讲解素养向观众传播园林历史与文化,连续斩获一等奖,带领观众感受多彩斑斓的园林世界。
有诗云“如听仙乐耳暂明”。这个假期还有“七夕听园”,将艺术融于四季变幻之美,与集山水之灵秀、自然之精粹的园林合作一处,为大家献上一场夏末的视听盛宴。
中国园林博物馆里,少年们朝气蓬勃的身影,穿梭在园林历史文化殿堂中。他们自己在此汲取丰富的园林知识,接受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他们也用稚嫩的肩膀,担负起未来园林文化传播使者的重任,以实际行动传递奉献精神,绽放志愿风采。
腐草为萤,大雨时行,当我们与酷热暑气达成和解,便是园林由夏入秋的转折点了。
秋
白露降,晚蝉鸣
西风乍起
园林兜起万般色彩
是秋日最美去处
在舒适的秋风中感受独属于园林的科学美,在山水清音环绕中寄寓中华民族团圆文化。
中秋佳节 山水清音
秋风乍起,祈慕团圆,中秋节寄寓中华民族团圆文化,以月之圆照家国团圆。中国园林博物馆“山水清音”中秋戏曲文化活动,和大家在草木深处、山水林间,共赏园景声韵,同品薪火百代之非遗传承。丹青华彩,脂墨咸宜。从古建彩画到非遗脸谱,非遗文化传承着园林与戏曲的交融,讲述着中国独特的色彩故事。
“物上山水”展
国庆节,“物上山水”展开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物上山水”通过书画、器物与古人对话,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山水文化,领悟中国自然山水观中人与宇宙畅神怀想、天人合一的精神诉求。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建设和谐宜居城市,让山水精神代代相承、历久弥新。
喜庆二十大 扬帆再启航
青山绿水,满载着园林延承千年的神采,与十月的风一起,为这片土地送上最诚挚的祝愿。为庆贺二十大召开,中国园林博物馆原创设计“扬帆启航”“瓷上园林”两大主题花坛,在金秋丰收之际,展现绚丽秋光,传承园林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肩负生态文明建设和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责任,传递中国园林巧夺天工、天人合一的智慧。
秋日之清爽与秋阳之暖调,赋予会享受的人以有温度且惬意的人生。园林之中,一横秋叶斜阳,半缕秋桂闲香,将色彩的碎片揉成一片,便成就了秋日最美的去处。
园林大讲堂,彩画界泰斗、故宫博物院古建部专家王仲杰老先生在《永乐宫彩画的来龙去脉》主题讲座中分享研究成果与感悟,带领观众穿梭于“东方艺术回廊”,感悟古人理性与浪漫的智慧。
走近锦色彩画,北京建筑彩绘国家级非遗项目单位传承团队现场展示古建彩绘技艺。以四柱七楼金龙和玺彩画牌楼作品带领观众重温历史记忆,体味古建艺术的丰富与精湛,感悟背后的文化精髓与民族精神。
保护研究 传习教育
博览五千年,传承古文化、一本古籍、一幅彩画,一部中国文化的历史书卷。园博馆建设纸质类文物修复室、园林古建彩画传习与文保展示中心,研究修复科学、开展学术交流、开展文物保护教育,携手观众共同弘扬发展传统技艺。
中国园林博物馆“京西稻园林农耕文化体验活动”,迎着盛放的朝阳,硕果累累,满园飘香,饱满的稻穗在澄净的蓝天下尽情生长。这是春华秋实在园林的沃土里留下时序变化的痕迹,教会我们耕耘、收获,和对未来永远充满希冀。
九九重阳,再赴中国园林博物馆“山居雅集”。重阳辞青,登高远望,从满目秋色到笔下山水,中国传统文人总对草木泉石有着“寄情怀远”的托付。
不曾见过园林的秋,便不算看过园林真正的美。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而当北风吹开透蓝的高天,便到了与绚烂人间颜色作别的时刻。
深秋时节,园林为这个世界,展开一场源于山水之间、寄于理想家园的滚烫哲思。
2022年是明代杰出造园家计成诞辰440周年,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园冶》等中国传统造园文化宝典精粹,促进风景园林学科历史和理论研究,中国园林博物馆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于11月14日联合举办“哲匠营造——纪念计成诞辰440年学术研讨会”,助力中国风景园林理论研究高质量发展。
中国园林博物馆的故事,还将继续……
传续生动鲜活的中华文明,园林引领我们走入沉隽的光阴,触碰繁盛的花木,峻逸的泉石,幽深的亭榭,叩响千年的梦境,记述不朽的诗篇。
岁时轮转,壬寅年已至尾声。春有花团锦簇,夏有丰草长林,秋有金风玉露,冬有雪月琼枝,园林中的四季往复,朝暮更迭,星移物换,却也年年岁岁,与你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