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泓幽静的碧水,领受清风明月的恬静
采千姿百态的湖畔奇石,搭建心中的蓬莱仙境
绘几幅简炼的山水写意,笔底有江南山水的流光
雕几块奇趣的花窗,框起天人合一的融洽
构一道东方的长廊,连接历史文化的深邃
园林造景犹如撰文绘画,贵在灵活,意在情景,有法而无定式。通过障景、借景、框景、对景等技法巧妙的组织空间,形成既富有自然野趣又蕴含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
“极目所至,嘉则收之,俗则屏之。”
——计成《园冶》
行文写作时,有一种常见的手法叫欲扬先抑,在造园中障景就起着相似的作用。障景就是在园林中设置屏障式的景观或景物,不仅能遮掩住不雅致的景物,还能通过抑制视线,引导游人转变方向。
几曲几折间,层层叠叠、婉约蕴藉的幽致之感便油然而生。
△苏州 沧浪亭复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像中国人推崇含蓄、朦胧的美一样,这种虚、空、静、深的审美意境在障景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例如乾隆花园古华轩的小院入口,就采用了障景的手法,将主要景观都掩于山石之后,园内风光在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孔洞间若隐若现,信步在苔藓斑驳的曲折小径上,早已在心中遐思着其中的乾坤。
试想如果园内景光一览无余,不就少了几分探寻的妙趣了么?
△ 北京故宫乾隆花园古华轩假山石障景
再如苏州留园入口,狭长的门洞、拥挤的藤蔓、斑驳的石墙和高低错落的山石,让人顿感环境幽深昏暗,眼前曲折的回廊又让这一寸天地另有乾坤。“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果然曲尽春藏,园中佳境方才铺开。
△ 苏州留园入口“华步小筑”障景
“园地惟山林最盛,有高有凹,有曲有深。”
——计成《园冶》
曲折尽致,先抑后扬。含蓄的行文,因开篇铺垫包袱,让表达之实更显意境之深,中国园林因障景尽显曲径通幽的妙意。
峰回路转后,美景从不会辜负你我。
△中国园林博物馆 造园技艺厅
在中国人的园林中,山石花木,亭台楼阁,写照着人的心境,治愈着人的身心,诠释着自然与真我,重建起古人心中宇宙的和谐。
师法自然,巧夺天工。跟随中国园林博物馆直播间的脚步,走进中国造园技艺厅,品读这首写在大地上,名为园林的千古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