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花神·绰约冰姿,得水而仙
2023-01-12 10:3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宋 黄庭坚

岁暮之时,冰封大地,花事寂寥,园林中的光景或许乏善可陈,但若想捕捉几分生机,只需来到花市,选上几株格外悦目的水仙,置放在书房几案上,不必费心养护,一碗清水,几粒卵石,这份恬静和雅致,触手可得。

水仙,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卵球形,叶为扁平带状,花瓣多为6片,花瓣末处呈鹅黄色。花蕊外面有一个如碗一般的保护罩。正因其根似蒜头、叶片狭长,有“雅蒜”、“天葱”的别称。单瓣的“金盏银台”与重瓣的“玉玲珑”是水仙的两个主要品种。

到了清朝时期,对水仙栽植技术臻于高度成熟,其花枝与叶片的“可塑”属性更是形成了水仙雕刻的独特艺术形式——经由雕刻者的自由塑造,可形成“玉兔荣归”、“孔雀开屏”等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的工艺作品。

除了珍赏其风姿绰约,人们亲近水仙也基于其较高的药用价值。

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 :“水仙根味苦,微辛,寒滑无毒,治痈肿及鱼骨颜。”水仙鳞茎不仅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还具有抗癌的疗效。

雅集酬唱之时面对清真超逸的水仙,文人墨客必定是禁不住要大发诗兴的。

——“澹墨轻和玉露香,水中仙子素衣裳。风鬟雾鬓无缠束,不是人间富贵妆。”见惯了姹紫嫣红,自然会醉心于水仙淡而多姿、不动不摇的朴素无华;

——“瓣疑是玉盏,根是谪瑶台。嫩白应欺雪,清香不让梅。”看多了婀娜娇嫩,不觉就偏心于水仙亭亭静植、不染淤泥的清高孤洁。

连李渔在面对水仙时也发出了“水仙一花,予之命也”的慨叹,爱花如命的他,早已把的凌波仙子视为知己。

与兰、菊、菖蒲,并称为“花草四雅”的水仙当然也是文人园林的常客。

“性不耐寒,取极佳者移盆盎,置于几案间,次者杂植松、竹之下”。

——文震亨《长物志》

盆景是园林的缩影,居城市中,盆景就是苑囿。素雅秀逸的水仙自然是盆景中必不可缺少的要素,赶上暮冬岁首,供设于厅堂,那就是迎春接福的象征。

若要把水仙栽植于庭院中,便常点缀于林下,与竹、梅、松等植物相搭配,还少不了假山石做衬,简简单单能与“娇俏美人”作伴,整个庭院都蕴着怡人的清香。

在城市繁华的重围中,我们往往会被唤起对自然更强烈的眷恋。重温古时园居生活的恬淡,或许不必跋山涉水,植一株水仙,供书案雅玩,这一角简淡的闲情雅致便已足够。


作者:

中国园林博物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