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高冷”变“暖湿”,青藏高原的悄然之变
2023-07-18 17:3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是国家重要科技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曾做出指示。为纪念第二次青藏科考,也是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弘扬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让我们走进青藏高原——在科学家的带领下探寻世界最高峰。

由中国园林博物馆、第二次青藏科考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极境——走进青藏高原”展在中国园林博物馆三号主题展厅持续展出。

△ “极境——走进青藏高原”展

青藏高原素有“亚洲水塔”的美誉。在全球78个水塔单元(主要河流流域与基于海拔和地表粗糙度的山地地形之间的交叉点)中,青藏高原包揽了16个,拥有最重要的地位。但同时,它也是最脆弱的。

过去50年,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暖最强烈的地区之一。1961~2020年,这里的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达0.35摄氏度/10年,超过同期全球增温速率(0.16摄氏度/10年)的2倍。快速变暖导致降水的增多和冰川冻土的加速消融,使得高原越来越暖湿,湖泊面积也有了显著扩张。

△色林错的水域有了明显的增加。来源/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

国家气候中心的数据显示,青藏高原1981-2020年的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1毫米;2000-2020年青藏高原湖泊水体面积总体呈持续增加态势,2020年水体面积达70304.5平方千米,80%以上的湖泊都在扩张,中部和北部湖泊扩张更为明显。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最新研究也指出,2002~2018年期间,青藏高原内流区18个大型湖泊(大于300平方千米的湖泊)的湖泊水储量以约26.92毫米/年的速度增加。由于区域变化速率差异,色林错湖域面积还在2014年超过纳木错,成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暖湿的趋势在过去的两千年里也是一致的。

而这,只是青藏高原被全球变暖影响的“冰山一角”。在变得“水汪汪”的同时,青藏高原的冰川和冻土面积正在减少。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发现,过去50年来,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冰川面积退缩了15%,高原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16%。在青藏高原实际观测的82条冰川中(主要在我国境内),55条冰川处于退缩状态,其中藏东南地区冰量亏损及面积萎缩幅度最大。湖泊末端的冰川比陆地末端的冰川退缩和变薄更快,2020年,1019个冰川终止为湖泊,总面积为3337±10平方千米,占冰川总面积的7%。

△ 园林志愿者为青藏展提供公益讲解

青藏高原,世界上的一方净土。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园林博物馆,走进青藏高原,和园林志愿者一起,探寻青藏高原的极致之美。

*文中文字与图片来源于国家人文历史


作者:

中国园林博物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