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系列栏目中,濯淖天下园林的深厚底蕴,攫取园林中的历史文化与动人故事,将千年的灿烂文明汇于笔下长卷,在你眼前从容展开。
诗意的栖居是古往今来人们对园林的期待。晚明文震亨的《长物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经典之作,全方位展示文人的精致生活和审美趣味。
一
世家光环下的文震亨
文震亨字启美,号木鸡生。他出生于明末苏州的簪缨世家,自其曾祖父文徵明(1470-1559)开始,文氏一族不乏以诗文书画名著一时者。文震亨为明代后期承继家族艺文传统的代表人物。他的活动范围不限于家乡苏州,亦扩至四方菁英汇聚的南京、杭州等地,与众多文人交游结社,诗文酬唱。
△ 明代文氏家世简表
(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二
托名“长物”,却尽书生活之美
文氏家族几代都与园林结下不解之缘,深厚渊博的文化世家底蕴熏陶了文震亨独特的审美趣味,他将自己对琴棋书画、焚香饮馔、服饰器用、造园布景的涵养见识,彙编《长物志》一书,成为晚明文雅品味的代表指南,也透露当时风雅文士对生活各层面细腻讲究的生活态度。时人称文震亨“长身玉立,善自标置,所至必窗明几净,扫地焚香”。
《长物志》被《四库全书》收录,评其为“惟震亨世以书画擅名,耳濡目染,与众本殊,故所言收藏鉴赏诸法,亦具有条理。”
△ 《长物志》明 文震亨撰 明末叶刊本
(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长物志》书名中的“长”,古汉语中读音为zhànɡ(《王力古汉语字典》),出自成语“身无长物”,意为没有多余的东西。虽然托名“长物”,但书中所写并非“多余之物”,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园林景观设计、衣食住行,到器用鉴藏,为今人全方位展示了晚明文人的精致生活和审美趣味,构建了一个古代文人雅士“诗意栖居”的处所。
(图片来源:明清家具之家)
文震亨的好友沈春泽在为《长物志》所作的序言中开篇即点明:“于世为闲事,于身为长物,而品人者,于此观韵焉,才与情焉。”
书中所写并非布帛粟米等必不可少之物,而是清赏把玩的余物。作者冀望通过对这些生活琐屑的执著推敲来表述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美学理想。
△ 明 文震亨 画山水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长物志》内容涵盖园林景观设计、衣食住行、器用鉴藏等方方面面,通过室庐、花木、水石、禽鱼、蔬果、书画、几榻、器具、位置、衣饰、舟车、香茗十二卷,全方位展示文人的精致生活和审美趣味,是古代文人生活美学的典范之作。
三
“长物·居园”展
“长物·居园”二期当代艺术展正在中国园林博物馆二号主题展厅展出。此前,“长物·居园”一期展览将古代文人园居生活日常再现,受到观众一致好评。
“长物·居园”当代艺术展重磅推出当代艺术家眼中的“长物”,通过20位艺术家创作的书画、雕塑、陶器、花艺、家具、艺术装置等类型的70件当代艺术品,以全新独特的视角审视“物”与园林的关系及其存在的意义,呈现“物”更丰富的形态和深刻内涵,展示独特的审美创意,邀请观众一起透过艺术家的“眼睛”,看见万“物”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