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对语青山——傅以新山水诗画”展,共赏林壑清晖
2024-02-29 12:5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由中国园林博物馆主办、北京皇家园林书画研究会协办的“对语青山——傅以新山水诗画”展,正在中国园林博物馆三号主题展厅对公众开放。展览精选傅以新山水诗画作品80幅,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抒发对祖国的满腔热爱。

在片石山房展区还展出了读史绘画随笔10余幅,这是一种融绘画、书法、文学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作者于山水之外新的探索成果,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林壑清晖

栉密乔松休自傲,炊烟缥碧舞逍遥。

醉眼作乜斜,疏林染曙霞。

敲冰烹竹叶,耕雪读梅花。

展览的第二部分“林壑清晖”,在此徐徐向您展开。

✦+

+

秋林归牧

秋风拂过,万叶转黄,山林一片金翠,夸张的手法使此画充满浪漫气息。迎着夕阳,伴着山林发出的瑟瑟声响,牧童正赶着牛群返家。画家设计了牛的不同动态,也许能从中发掘出有趣的故事。

秦楼月·秋山媚

秋山媚,

艳黄瑟瑟迎风醉。

迎风醉,

青牛卧饱,

趁阳遐寐。

娱怀谁道须红翠,

霜林信步无争辔。

无争辔,

牧歌声起,

诗情飘坠。

注:

辔[pèi],马缰绳,争辔即竞逐高下。

✦+

+

野泳之乐

用山水画表现自己的儿时生活,很少得见,水塘、芦荡、野草、青树,是难以磨灭的环境标志,几个争相跳进水塘嬉戏的光屁股小儿,勾起了多少有过田园生活经历的人共同的记忆。

七绝·儿时记忆之野泳

蒲草含风胜跳床,

芦花荡里觅轻凉。

扑咚接续舒身手,

白鹭翩飞笑稚狂。

✦+

+

金色牧歌

古老的胡杨,耐旱耐涝,生命力顽强,成森林状分布于我国西北部沙漠戈壁地带。防风固沙外,还有改良土壤之功,为沙漠绿洲的农牧业提供了保护。在游人被无边的金黄色陶醉时,画家将目光投向了胡杨林中生活的各族民众。

七绝·额济纳胡杨林

驱车百里为胡杨,

万树连云染灿黄。

醉赏秋光如幻梦,

熙光弄影现群羊。

✦+

+

骁腾冰山下

帕米尔高原的冰山下,生活着纯朴乐观的塔吉克民族。叼羊是他们最喜爱的体育项目,是力量和勇气的较量,也是展示骑术的舞台。画家笔下的马和骑手,姿态各异,竞逐的热烈,给冰雪高原带来一片欢腾。

七绝·叼羊

炫技叼羊叹折冲,

冰山仰俯势如龙。

骁腾驰骤飞鹰妒,

电掣风神草上雄。

✦+

+

天山雪幕

李白诗“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一切是冰冷的凝固。而在画家笔下,高耸天穹的雪山,像大幕一样向着几位骑者展开,恍若浮动的雪山,是正在从蛰伏中醒来的雪龙。

临江仙·天山雪幕

千里冻云吹忽散,

雪涛迫现眉前。

莹光浮动眼迷旋。

此生难得见,

似是梦中缘。

横笛悠亢冲碧落,

心仪皓岭冰巅。

奋蹄走马越天山。

少年曾振励,

李益北征篇。

注:

北征,唐李益诗:“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中看”。

✦+

+

河川俯瞰

画家75岁时攀上热气球,从空中俯瞰大地的经历令他难以忘怀。但在写意的中国画中放置一个几何形球体,协调颇难,既不可多施明暗,还要有飘浮的空间感,画家在气囊帆布条的缝合处,做了精准的虚实处理,难题迎刃而解。

七绝·热气球

耄岁攀乘热气球,

凌风俯看艳阳秋。

明河沃野连山碧,

愿作飞鸿无倦游。

注:

耄,老也。有多种解释,一为70岁后,一为80一90岁。

✦+

+

奇山耸秀

武夷山地质构造丰富,有相当部分为丹霞地貌,画家扣紧了它的特点:峰峦孤立,顶部平坦,四周陡垂,如巨型石鼓,立于万树簇拥的绿坡之上。自然山水千岩万壑,各具特色,所以传统技法要在真山水中去验证。

七绝• 武夷山之游

九曲溪头数点鸥,

丹崖竹树绕青桴。

欲登大仰观奇伟,

三叠云遮报雨稠。

注:

桴[fu],竹筏。

大仰,武夷山最高峰。峰腰有长宽各2米的方型棋盘石,相传仙人曾于此对奕。

三叠,大仰峰之南有三叠峰,云聚则预雨,云开则兆晴。

走进园博馆三号主题展厅和片石山房展区,通过一幅幅中国画对话绿水青山,共赏诗画中的巍巍中华。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先生在致辞中表示:傅以新先生为当今画坛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国画领域,独树一帜。山水湖海,林泉丘壑、红日皓月,在其笔下,各得其妙。傅先生用光影语言表现了大自然的气象丰沛,并结合数十载修炼的古文、诗词、书法等画外功,创作出了一幅幅鲜活的作品。


作者:

中国园林博物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