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雪争春”多年后重现!快来中山公园踏雪寻梅吧
2022-03-18 16:2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说起我国的传统名花——梅花,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都是犹如“梅花香自苦寒来”般的诗句,因为梅花在春季来临之时怒放,必然要经历严酷的寒冬。

在我国梅花的传统栽培观赏地区——南方长江中下游一带,每当早春之际,万物复苏,梅花也竞相开放。此时天气乍暖还寒,梅花无论是含苞待放,还是烂漫盛开,若遇上一场春雪,雪压枝头、傲骨凌霜的美景,大多会让赏梅的人们流连忘返、感慨万千。

然而,关于踏雪寻梅的美好经历,似乎只有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才有可能亲身感受到,对于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梅花栽培城市而言,为什么很难见到梅花在雪中绽放的景象呢?简单的讲,就是与梅花栽培地区的气候及相应的花期有很大关系。

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南方传统梅花栽培地区,露地种植的梅花每年基本在2月中下旬开放,一般不会晚于3月上旬。虽说南方的气候特点决定了当地很难出现冰天雪地的景象,但冬春交替之际空气始终湿润,早春梅花开放时期具备适宜的降雪条件并不是多困难的事情,一旦在花开之时遇到一场降雪,便带给了让人们雪中赏梅的大好机会。

反观北方地区,梅花的花期与南方有较大的差异。根据十余年的观测记录,北京中山公园露地梅花的自然花期,大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盛花期以每年3月25日多见,其最早记录为3月中旬,最晚记录为4月中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北京露地梅花开放的期间,发生降雪的几率是非常低的,尽管北京历史上不乏3月下雪的记录,甚至有过4月下雪的极端情况,但往往多以整个春季气温偏低而常见,很难达到梅花开放所需的温度条件。通俗的讲,就是北京的雪下的太早而梅花开的太晚,“梅雪相见”实属难上加难。

中山公园梅园春季雪后景象

中山公园上一次出现春季雪景大概还是在十年前——2012年3月下旬。今天本次降雪的难得之处在于,下雪前后的整体气温较低(平均0℃左右),雪后未晴且无风,延缓了积雪的融化。尽管园内铺装地面并无积雪,但公园植被丰富、绿地较多,以上各个因素综合作用很有利于本次雪景的形成及延长。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雪前近一周内气温较往年偏高,加速了梅花花芽的萌动,梅花物候期较往常年份有所提早,多数植株在本次降雪前就已含苞待放,部分植株更是花朵初开,甚至出现少数花朵盛开的情况,形成梅花雪中绽放的宝贵景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山公园梅园春季雪后景象

对于雪中赏梅而言,伴着枝条及花瓣上晶莹剔透的残雪,粉红、深粉等颜色浓郁的花朵也许更能引起百姓的广泛喜爱。尤其是园内栽培的朱砂类早花品种,色彩鲜艳,花期较早,在沧桑遒劲的枝干以及白雪的映衬下,一定会给您的踏雪寻梅之旅带来更加美好的体验。

梅花朱砂型早花品种
梅花玉蝶龙游型早花品种
梅花垂枝型早花品种

温馨提示

雪天气温较低且路面湿滑,请来园游客注意防寒保暖和游览安全。

游客入园游览请文明游园,科学佩戴口罩,配合安检、测温验码、确认健康绿码,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不扎堆、不聚集。进入室内空间时以及在室外间距不足1米时须佩戴口罩。预约游园,错峰游览。遇高峰时段,请配合公园工作人员的疏导管理。


作者:

北京中山公园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