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丽花为菊科大丽花属多年生球根花卉,全属约27种,属名Dahlia,为纪念瑞典植物分类学家达尔教授而命名。大丽花又叫大丽菊、大理菊、天竺牡丹、苕牡丹、洋芍药、地瓜花、大理花、西番莲、红苕花和东洋菊等。菊花傲霜怒放,而大丽花却不同,春夏间陆续开花,越夏后再度开花,霜降时凋谢。它的花形有菊形、莲形、芍药形、蟹爪形等,花朵的直径小的似酒盅口大小,大的达30多厘米,同那国色天香的牡丹相似。色彩瑰丽多彩,有粉色、红色、黄色、白色、紫色等单色及各种复色,惹人喜爱。
绚丽多姿的大丽花象征大方、富丽,大吉大利。大丽花是墨西哥的国花,西雅图的市花,吉林省的省花,甘肃省武威市、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市花。它的足迹已遍布到世界各国,成为庭园中的常客。大丽花经过人工杂交选择,新品种层出不穷,花色娇艳,花期长,适应性强,易于栽培,故一跃成为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1955年统计,已有3万多个品种,几乎任何色彩都有,花形繁多,甚为复杂,是世界花卉品种最多的物种之一。
大丽花与牡丹花
重瓣的大丽花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堪与牡丹媲美,因此又得名“天竺牡丹”。但是花儿的构造毕竟同牡丹不同。牡丹花的花心里有大簇的花蕊,而大丽花的花,不能称为“朵”,只能叫它“花篮”、“花盘”。因为它是由无数朵小花排列而成的。这些小花就是大花中的“花瓣”,而且它们会随着开放的先后陆续结实。这同它的近亲菊花完全一样,是菊科植物的主要特征。大丽花的花朵,花瓣排列得十分整齐,不像牡丹花那样大小错综,自然奔放而富有浪漫色彩。
大丽花是天然种间的杂种,人工选育的历史不长。大丽花作为花卉栽培有文字记载的是1615年,墨西哥人将野生大丽花从山地移至庭园。1789年大丽花传到欧洲,1842年由荷兰引入日本。大丽花在德国、英国、西班牙、荷兰、法国得到重视,之后的美国、日本也相继参与引种栽培,不断选育扩繁出大量新品种,成为世界名贵花卉之一。
大丽花的品种分类
大丽花栽培品种繁多,全世界约3万种。国际上有多个分类体系,通常以花型为依据分为单瓣型、星球型、环领型、兰花型、白头翁型、牡丹型、矮小型、其它型、圆球型、绣球型、装饰型、睡莲型、仙人掌型、菊花型、毛毡型等。在国内,大丽花品种分类同样有差异,吉林和沈阳分10种花型,长春分7种花型,北京分为5种花型。此外把植株高度、花径、花瓣颜色、开花期等也作为次级分类标准。
大丽花性喜阳光、凉爽、温暖而通风良好的环境,既不耐寒,又畏酷暑,夏季适于生长在干燥而凉爽的气候条件下,并且每年要求有一段时期的低温,以满足其休眠的需要。大丽花的故乡是墨西哥高原地区海拔1500米的地方,那里气候温凉,有一段低温时期进行休眠。在我国的辽宁、吉林、甘肃等地气候适宜,大丽花生长良好。
大丽花性喜阳光和疏松肥沃、排水好的土壤。容易繁殖,播种、扦插和分根都可。大丽花有膨大的块根,形似地瓜,因此也被称为“地瓜花”。块根中贮藏着大量的养料,可作自身无性繁殖。园艺家把块根从根颈处切分,一一分植,可以得到许多新植株。
大丽花作为中山公园重点保留和发展的特色花卉,历史悠久,品种丰富,栽培、展览水平均较高。公园从解放前开始引种、栽培大丽花,七十年代末开始大丽花的杂交育种工作,八十年代开展《大丽花在北京地区新品种的培育及应用》课题研究,获北京市园林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培育出‘红魁’、‘紫魁’等十余个优秀大丽花品种。
据中山公园资料记载,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曾多次举办大丽花专题展览,展期长达一个月,用花量多在1000盆左右。1980年,在北京市园林局举办的花卉竞赛中,中山公园大丽花被评为全局第一名。近年来,在公园夏、秋季举办的重大节日、活动中,如2008年奥运会、2019年庆祝建国七十周年的花卉环境布置,大丽花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以大丽花为主花材的主题花坛以立意好、制作精、花卉质量高而备受瞩目,屡获殊荣,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游客的交口称赞。
现在正值大丽花花期,园中大丽花花开正艳,快来中山公园欣赏吧!
节日温馨提示
市民游客参观中山公园须提前1天以上“在畅游公园”微信公众号购票平台进行门票预约。预约成功后,请您按预约当日时段,持与预约信息一致的身份证原件、北京健康宝绿码和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佩戴口罩、配合做好扫码测温和安检工作后入园参观游览。游园期间,请您文明游览、科学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特别提示:根据相关要求,10月1日至10月底,中山公园南门由南向北单向通行。感谢大家的理解和配合,祝您游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