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于花叶之间的伪装者——兰花螳螂
2023-01-24 15:4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大年初三,国家植物园首届兰花展热度不减,位于北园的热带展览温室内,万余株兰花及年宵花馨香绽放,吸引游客来此赏花观景欢度佳节。

在兰花精品区,还有一种另类“兰花”,让往来游客充满好奇,想要上前一探究竟,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的庐山真面目吧。

隐匿于花叶之间的伪装者——兰花螳螂

兰花螳螂正式的名字为冕花螳(Hymenopus coronatus),以独特的形态和颜色成为昆虫界里颜值担当,特别是在多达2500余种成员的螳螂家族中,以绝对的容貌优势卫冕皇后桂冠。它们体色主要是白色,带有粉红色或黄色的点缀,类似于一些兰花和其他花朵,四条后腿形态如花瓣般,甚为美丽。

有些物种的存在不仅是大多数人眼中神奇生物的化身,更是研究者的偏爱之物,兰花螳螂就是这样的生物。早在100多年前便引起了生态爱好者的注意,并进行了记录,如今更有多国学者们对其做了深度的探究。澳大利亚生态学家James O'Hanlon便是其中之一,根据他多年观察、研究表明,兰花螳螂是有记录的唯一一种“伪装成一朵花”,作为捕食策略的动物。而且它的颜色并不是单纯的模仿一种花,而是可能体现一种“普通或普通类型的花”,以吸引蜜蜂和其他授粉昆虫作为猎物。研究成果还显示兰花螳螂不仅会在花朵上活动,也会在绿色的叶片上活动。

兰花螳螂模型展示

首先,兰花螳螂作为一种具有优美外表的伪装者,通过利用花朵般的特性来引诱猎物,以捕食传粉昆虫为生。当它们把自己置身于兰花、栀子花、姜花等多种花朵上时,传粉者对其喜欢程度会更强于真的花,便于其高效捕食,这符合我们已知的情况:自然界中一些最好的模仿物是不完美的模仿物,具有几种“模型”物种的特征。

兰花螳螂在哪里?

其次,通过研究发现兰花螳螂中的雌性在其进化过程中体型增大并改变颜色,提高对大型昆虫的吸引程度,增强捕食能力。而雄性体型较小,伪装效果更好,能够帮助它们更好躲避捕食者,寻找到配偶。

游走于叶片间的兰花螳螂,静止状态更像是花朵的存在,以假乱真的情况下,避免天敌捕杀的同时,加大了对猎捕对象的吸引力,传粉昆虫难以分辨真假中便成了兰花螳螂腹中餐。

兰花螳螂主要生活在中国云南至马来西亚地区的热带雨林,近些年来在中国西双版纳发现兰花螳螂的报道次数逐渐增多,这种神奇的生物越来越被人们喜爱。兰花螳螂这个别称之所以被人更加熟知,或许是因为它从形态上更加形象好记。我们不希望它们野外种群数量,如被子植物的兰科植物一样,因拥有高颜值而成为最受威胁的类群之一。

愿野生兰花螳螂能在热带雨林里继续承担昆虫皇后的宝座,成为隐匿中亮眼的意外惊喜!

参考文献

[1]Julie Leibach. Unraveling The Orchid Mantis Mystery. Science Friday, April 14, 2016.

[2] Svenson, G.J., Brannoch, S.K., Rodrigues, H.M., O'Hanlon, J., and F. Wieland. 2016. Selection for predation, not female fecundity, explains sexual size dimorphism in orchid mantises. Scientific Reports 6: 37753.


作者:

国家植物园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