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斯诺研讨会”嘉宾发言推送的第五篇来自美国海伦·斯诺纪念基金会主席亚当·福斯特的《海伦·斯诺的历史遗产》。
海伦·斯诺的历史遗产
(亚当·福斯特致辞中文译文)
我很荣幸能有机会参加第19届斯诺研讨会。很多人都知道,海伦·福斯特·斯诺是埃德加·斯诺的第一任妻子。作为新中国成立的见证人,他们一起度过了那段不同寻常的时期。今天我将向大家讲述我的伯祖母海伦的人生故事和她的历史遗产。多年来,我看到中国人民对美国朋友的尊重和敬意,被他们的态度深深打动。谢谢你们记住并尊重我们的家族。
埃德加·斯诺纪念基金会及其40多年来推进中美两国民间交流的工作,鼓舞着我们,我们也期待有机会为此事业共同努力。
海伦·斯诺小传
海伦·福斯特·斯诺于1907年9月21日出生在美国犹他州雪松市。小时候,她经常带着她母亲的柯达相机采访亲戚,记录他们的故事。作为犹他州拓荒者的女儿,她逐渐对其家族史萌发了浓厚的兴趣,也因此激发出对新闻工作的热爱。她的梦想是创作一部伟大的美国小说。海伦试图拓展自己的世界观,体验生活,从而推动她的写作及记者事业的发展。因此在1931年,她在美国驻上海领事馆谋得一个职位。此时她还完全不知道,她将使用文字和母亲的柯达相机,记录下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抵沪不久,海伦在一家小咖啡馆遇见埃德加·斯诺。后来,两人结婚了,从此共同踏上一段不可思议的旅程,记录下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风云。这对充满活力的夫妇见证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海伦应张学良之邀,去报道著名的西安事变发生前的政治形势。海伦和埃德加冒着生命危险采访早期红军领导人,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认识他们。在埃德加历史性的保安(今志丹县)之行后不久,海伦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在延安窑洞里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她还记录下两万五千里长征中幸存下来的士兵、妇女和儿童的故事。
众所周知,海伦是“工合”运动发起者之一。该运动在当地建立合作社,为难民提供物质援助。这种“同心协力”的运作模式帮助中国挺过20世纪30年代残酷的抗日战争,并为她赢得两次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她与埃德加·斯诺和路易·艾黎等人一起,致力于在中国推广“工合”运动。这一倡议不仅受到国共两党的支持,而且得到埃莉诺·罗斯福和印度总理尼赫鲁等名人的认可,海伦在印度成立了近万个“工合”合作社。
海伦在20世纪70年代回到中国,重返故地,拜访旧友。她的11000张照片、64本图书和手稿现收藏于犹他州普罗沃市杨百翰大学图书馆的汤姆·佩里特藏室,由约翰·墨菲(John Murphy)及其团队保管。她一生的事迹和贡献也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和凤县中国工合纪念馆展出。
海伦还是中华文学基金会第一届“理解与友谊国际文学奖”的获得者,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曾授予她“人民友好使者”的荣誉称号。她1997年去世时,人们在人民大会堂为她举行悼念仪式。
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
身为海伦的侄孙,我希望将海伦的历史遗产传承下去,这是2018年我创立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的初衷。它是一个位于美国犹他州的非营利组织。我们的使命是保存、推广和传承海伦的历史遗产,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建立理解的桥梁。我们的愿景是继续她的事业,促进美中两国的相互尊重与合作。今天,在我们庆祝2021年海伦来华90周年之际,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寻求在三大重要领域传承海伦的历史遗产:
首先是文化和教育。由中国西北大学主办的“海伦·斯诺翻译奖”竞赛在过去9年里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语言技能竞赛之一。共有来自中国200多所大学的数千名学生参加该竞赛。
我们支持在美国推广中文教学,现在犹他州基础教育阶段(K-12)学习中文的学生人数占美国总数的四分之一。我们也是今年“发明大会”(Invention Convention)的联合主办方,这是全世界基础教育阶段规模最大的发明比赛盛事之一。
我们基金会与江西省合作,准备未来3年内在犹他州盐湖城建立一个陶瓷中心。该中心将展示世界著名的中国陶瓷艺术,为社区提供相关指导和课程,为文化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
其次是商业。据犹他州世界贸易中心称,中国是该州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我们为美中两国的企业提供交流机会,为它们能够在国外取得成功助一臂之力。
再次是城市交流和民间对话。我们与政府和社区领袖合作,建立对话和友好关系,包括民间交流和成果导向的中美姐妹城市关系。
我们的希望
最后,我想引用一段我最喜欢的海伦·福斯特·斯诺的文字。1937年,与护送她离开延安的保镖郭申华(音译)分别时,海伦这样描写当时的情景:“横亘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长城似乎已经消失。这位中国男人听懂了,流下眼泪,仿佛与至亲离别。这是普通中国人与美国人的友谊。在这个世界,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已遭到无情的破坏,而我绝不会做任何事去损害这种脆弱的特殊关系。”
我们代表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向所有认同“工合”精神的人们伸出友谊之手,共建美中人民之间的友谊,保卫世界和平。
谢谢大家。
作者:陈 医
编辑:刘鑫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