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展》之二
2022-11-11 20:0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是著名国际友人、美国作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为传承红色友情,以民间形式促进中美民心相通,2022年11月8日,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等相关单位,举办了“纪念史沫特莱诞辰130周年研讨会”,并启动了《革命人生—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线上图片展,展示了由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图书馆提供的史沫特莱生平简介及相关历史照片50余幅。

展览内容

(一)艰苦的童年时期

1892年2月23日艾格尼丝·史沫特莱 (Agnese Smedley)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家境贫穷,父母争吵不断。1904年,年仅十二岁的艾格尼丝跟随父母移居到了科罗拉多州特立尼达市的矿区生活,矿区的条件十分艰苦,少年时代的艾格尼丝就显现出远超同龄人的成熟与独立,艾格尼丝最崇拜的人是蒂莉阿姨。蒂莉是一个先锋女性,她打破世俗的枷锁,经济独立不依靠他人。

【图片】1899年史沫特莱家庭的合影。史沫特莱家族:(前排从左至右)梅朵,约翰, 萨姆; (后排从左至右)查尔斯, 艾格尼丝, 娜丽, 莎拉·莉迪亚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图书馆特别馆藏

(二)接受教育:坦佩师范学院

1910年2月,母亲病逝,年仅十八岁的史沫特莱肩负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重任。在工作后,史沫特莱认识到接受教育的重要性。1911年9月11日,没有中学毕业文凭的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作为"特殊生"进入坦佩师范学院就读,成为校刊《师范生》(Tempe Normal Student)的记者,后凭借出色的文笔成为了该报的主编(1911.10-1912.3)。1912年辩论赛期间,史沫特莱结识了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后工作于菲尼克斯中学的青年教师索伯格·布伦丁(Thorberg Brundin)。同时,索伯格·布伦丁也将自己的弟弟厄恩斯特·布伦丁(Ernest Brundin)介绍给了史沫特莱。布伦丁姐弟与史沫特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相处不久后,厄恩斯特·布伦丁向史沫特莱求婚,1912年8月24日,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两人出现矛盾,史沫特莱不愿拘泥于相夫教子的生活,希望继续求学工作。

【图片】《坦佩生》报纸学生职工合影(史沫特莱位于第二排左三)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图书馆特别馆藏

【图片】史沫特莱的丈夫厄恩斯特·布伦丁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图书馆特别馆藏

(三)确立理想:成为社会党人

1913年6月28日,在丈夫厄恩斯特的道义和经济支持下,史沫特莱进入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师范学校学习,参与创办了学校周刊《师范新闻》。1916年春,史沫特莱通过在学校以及自由论坛的各种革命和社交活动,成为了一名社会党成员。也因此遭到学校辞退。在遭受情感和事业的双重打击之后,史沫特莱于1917年抵达纽约,并结识了印度流亡政治家拉拉·莱帕特·拉伊(Lala Lajpat Rai)1918年4月1日,史沫特莱被以间谍罪起诉,锒铛入狱。在被释放不久,史沫特莱受桑格之邀成为了《节育评论》(the Birth Control Review)的副编辑。这本刊物是当时美国妇女获取节育知识的唯一来源。

史沫特莱在1920年底登上一艘破旧的波兰货轮后去到柏林。在旅居德国的岁月里,史沫特莱一边在柏林大学教授英语挣钱谋生,一边潜心学习德语,并研究中国与印度历史。1925年的春天,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会见了德国著名艺术家凯绥·珂勒惠支(Kaethe Kollwitz)。史沫特莱与德国共产党紧密合作,结识了许多共产党人和社会党人中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医生与学者。史沫特莱利用这些资源帮助德国的穷人和工人改善生活,掌握话语权,1929年,三十七岁的史沫特莱作为德国自由主义的报纸《法兰克福日报》(Frankfurter Zeitung)的特派记者,途经苏联,来到中国东北。

【图片】史沫特莱的肖像照 1914年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图书馆特别馆藏

【图片】珂勒惠支笔下的史沫特莱,当时史沫特莱身体抱恙,在德国的一所医院内休养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图书馆特别馆藏

作者:刘 萌

编辑:刘鑫慧


作者:

北京友协京促会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