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2日,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东城区教委、东城区教科院联合走进史家教育集团,开展主题为“课标引航 专业赋能 课堂求变”的线上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暨东城区第十八届小学课改培训月系列活动第一站。
本次主题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既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向实践转化的初步探索,又是史家教育集团代表东城区展示小学教育全学科深入学习新课标、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的阶段性成果,同时,是教育深综改背景下,集团化办学有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优质资源充分辐射的最佳证明。史家小学、史家实验学校、七条小学、史家革新里小学联合延庆二小、史家小学通州分校、北京市育才学校大兴分校覆盖全学科,共有58位教师在本次活动中做精彩展示,30位教育专家对58节展示课进行评课。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主任贾美华莅临主会场,东城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区教科院院长周林,区教委副主任尤娜,区教工委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室主任朱世军,区教委小教科科长王军,区教科院党委书记郭鸿,区教科院副院长宋浩志,区教科院小学部主任王彦伟及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革新里小学书记兼校长王欢,集团党委副书记、史家小学书记兼校长洪伟,史家实验学校书记兼执行校长李娟,史家七条小学书记兼校长黄颖等领导共同参会。来自北京市各区县的教研员、教学干部、学科教师在线上共同参与了本次研讨活动。
东城区教委副主任尤娜致欢迎辞——
尤娜副主任肯定了史家教育集团在王欢校长、洪伟校长带领下,围绕东城区提出的“上好每一节课”的目标,落实“每一节课都优质”的目标要求,在扎实推进减负提质、落实新课标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育人实践。希望本次活动能够推动东城区各学科教师,学深悟透新课标理念,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将高质量融入课堂40分钟的每一分,每一秒。
会议主持——
史家小学王静副校长主持会议,并简要介绍本次活动的背景。
史家教育集团副书记、史家小学书记、校长洪伟作大会主旨报告——
洪伟校长做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应答》的主旨报告,具体阐述了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实践背景下,史家教育集团强化政治逻辑,促使育人目标的现代化;强化党建引领,促使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强化素养导向,促使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强化学习立场,促使课堂教学的现代化的育人探索。
此次研讨会除主会场外,还并开28个分会场,史家教育集团四校区携手三所城乡一体化发展学校,一同展示涉及12个学科的58节课。
【语文学科课例展示】
1、阐述与执课
在主会场,王静副校长就语文部以行动研究的方式学习落实新课标理念的规划与实践过程进行了介绍。彭霏老师执教《月光曲》一课,着力落实新课标从培养核心素养出发的基本理念,突出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
2、专家点评
东城区教科院副院长宋浩志就《月光曲》一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充分肯定了史家语文团队能够把握新课标理念并在教学中有效实施。彭霏老师这节课能够立足单元,教好单篇,在单元整体设计的基础上开展课时教学;教学设计及课堂实施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学生在走进文本的过程中层层深入,对文本的理解螺旋式上升;学习活动设计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尊重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体验,从对文本的理解体会到对贝多芬代表作的理解与体会,教师不断引导学生与生活经历建立联系,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认知不断深化,学生的语言表达也在不断丰富。
【道德与法治学科课例展示】
1、阐述与执课
郭志滨副校长阐述了道德与法治学科基于新课标在思政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创新课堂样态的思考。乔龙佳老师执教《我们是未成年人》一课,力求在与学生的互动与深度思考中,引导学生认同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意识,养成用法治的思维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2、专家点评
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主任贾美华主任就《我们是未成年人》进行点评。贾主任指出面对法治教育主题的课程,难度不小,但是老师能够关注到党的二十大中相关的内容,也能够基于新课标进行教学设计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聚焦学习任务,强调了单元主题教学工作;聚焦整体进行活动设计,关注学生生活经验;聚焦情景创设,让学生在场景体验中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聚焦方法引导,在充分利用工具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并逐步形成核心观点;聚焦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在师生共同探索中突破原有的学习方式。整节课尊重儿童逻辑,也切实让我们看到课堂正在发生着变化。
贾美华主任还对本次活动整体进行总结:
本次活动为东城区课改月第一站的研讨活动,从整体活动设计到实施,能够看到东城教育的发展,从区域到学校能够感受到东城区在教育工作中聚焦二十大,聚焦新课标,聚焦以育人为本的教育工作实施。在对新课标深入学习与实践的背景下,率先作出了探索。
史家教育集团秉持着家国情怀为核心的育人目标再出发,集团统领组织开展教研工作,凸显了党建引领,创新了育人体系,为育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次活动关注了课程育人,五育并举等学校的教育特色,搭建了全新的育人平台。学校能够基于已有的成绩即博悟课程进行更深度的研究,并且把博悟课程、服务学习课程、创智汇的课程做了更深层次的分析,同时也进一步梳理的三套校本课程的关系与体系,同时指出了三套特色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这对于新课标的落地有帮助,也让育人工作和教育半径不断的扩大。
从本次推出的58节课的研讨中可以看到,学校关注学生运用综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这是让教育真正落地,让教学向教育转变的过程。这样的探索与研究也是学习新课标的最好方式。
史家教育集团在教育方面关注的是教育的本质,因此,本次研讨活动不仅把研究主题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进行了对接,更是把具体的教学工作与新课标进行落实进行了对接。有效地探索了如何在新课标的引领下让课堂发生变革,让学生有成长,让教师有所收获。
东城区带领下的史家教育集团在本次研讨中向我们呈现了“建设一个大课堂,搭建一个大平台,做好时代大先生,打开教育大视野”的育人新思考。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一个重大理论创新点。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教育的现代化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支撑作用。东城教育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