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之楷模,巾帼脊梁——张桂梅
北京市中芯学校高一(2)班
付楷然
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但目前我国山区一些学校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扎根山区教育,全身心投入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推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用红色教育树人铸魂,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1957年出生的张桂梅,原本有一个甜蜜美好的家庭,夫妻俩在大理市一所中学教书。不幸的是,爱人病入膏肓,为了治病,她东奔西走到处借贷。1995年,身患癌症的丈夫离她而去,张桂梅陷入极度的悲痛之中。后来,在同事的帮助下,她决心重新振作起来。1996年8月,张桂梅从大理调到华坪,在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开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
新的环境赋予了张桂梅新的生机。到了华坪民族中学后,她每天奔走,原本只想忘却爱人过世的悲伤,却让她看到了山区贫困孩子一张张渴望知识的纯真面庞。爱的本能让这位女教师在山区扎下了根。为了改善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她节衣缩食,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3元,省下的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学生身上。张桂梅先后捐出40多万元,她的学生没有一个因贫穷而辍学。
但是,不幸再次降临到她的头上。1997年4月,张桂梅的肚子里长了一个肿瘤。医生让她马上住院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但是,想到4个毕业班的学生再过几个月就中考了,这个节骨眼上怎么扔得下呢?她咬紧牙关,回到学校把检查结果锁进抽屉。这一切,她没有告诉任何人,一直坚持到把学生送进考场才住进医院。手术后,医生要求她最少调养半年。可是为了学生,她在手术后第24天,又回到了讲台。
后来,张桂梅的事迹传遍华坪大地。2001年,张桂梅兼任新建的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儿童之家收了36个孩子,最小的两岁,最大的12岁。此后,她除了上课,还要照顾这些幼小的孤儿。2008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华坪建成,1800多名贫困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
“张妈妈”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一切,她探索形成“党建统领教学、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特色教学模式,用红色基因树人铸魂。拖着病体忘我工作,持续12年家访超过1600户,行程11万余公里。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面对众多荣誉,张桂梅只是淡淡地说,没有党、没有政府,这些事是做不了的,她只是党派来的服务员,其实她并没有做什么。这片土地与我们所处的时代,还需要更多张桂梅般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