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秋假期来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看展吧
2022-09-09 22:3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这个中秋假期,来中关村科幻展业创新中心展厅观赏以“科技赋能文旅,洞见哈萨克斯坦”为主题的数字旅游展。“遇见”哈萨克斯坦,享受“无翼而飞”的惬意之旅。

8月23日-9月12日,“全息丝路,数字家园:科技赋能文旅,洞见哈萨克斯坦”数字旅游展在首钢园北京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举办。本次展览由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馆和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主办,以科技赋能文化旅游为特色,充分展现新冠疫情之下,数字硬核科技为文化旅游插上“未来之翼”。

最传承,部落的黄金与白银

哈萨克人相信万物有灵,敬畏并崇敬自然。部落的巧匠打造精巧的金银兽饰佩戴在身上,祈求家人平安,牧畜康健。这些宝藏封存了他们对美与艺术的时代眼光。

“科技赋能文旅,洞见哈萨克斯坦”数字旅游展引入AR(虚拟现实)技术,3D建模数字化呈现哈萨克斯坦的这些无价之宝,观众带上Nreal AR 眼镜或打开爻览App,即可360度近距离观看,这些馆藏于哈萨克斯坦博物馆的无价之宝。璀璨的金光,跳跃,闪动,见证了哈萨克民族传统的复兴。

金对镯,公元前六世纪末至五世纪中叶,黄金材质。镯口两端描绘了一只妖兽与一头牛搏斗的场景。手镯末端的妖兽被描绘成,长有羊角的猫头模样,羊角呈半圆形弯曲。

盘羊金帽饰,公元前五至四世纪,黄金材质。这是一尊站在一个弯曲的矩形基座上的盘羊雕像。底座的四角凿有小孔,以便佩戴者将其固定在帽子的顶部。

甲虫耳环,十二世纪,黄金材质。耳环横截面呈环形,侧翼上部呈椭圆形,饰有条纹,表面精心雕琢了一对甲虫图腾。

月轮耳环,十九世纪末,银饰。耳环末端与主体部分的球形末端相连接。主体两面饰有深压花纹,边缘饰有串珠,具有鲜明的特征。

最生活,体验哈萨克斯坦羊髀石游戏

哈萨克人民是热情豪迈,能歌善舞,家庭观念根深蒂固的游牧民族。茫茫草原上,烛光毡房中,牧民弹唱冬不拉,模仿动物舞蹈,美酒佳肴,足以将观众引入游牧文明自由而酣畅的狂欢中。

“突破语言 无忧无虑”沉浸体验区,成了体验哈萨克斯坦民俗文化的热门区域。羊髀石游戏在中亚游牧民族中极为盛行,有着超过三千年的历史,是哈萨克族传统民俗竞技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只见地上画有直径1米的圆圈,圆圈中间一条黄色直线作为主线,一排整齐的羊髀石一字排开在主线上,且相邻的两个羊髀石不能以一样的面出现。观展的观众,三两一群,蹲在地上以手上的羊髀石,弹击圆圈中间主线上的羊拐,自由自在的状态仿佛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突破语言的壁垒,感受无忧无虑的文化。融入天地,追求爱,追求美,追求真挚与快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

最活力,“无丝不路”互动区成潮人最爱

“无丝不路”互动展区成为展览中最有活力的展区。现场观众可以用“丝”标记已经抵达的远方,从古人的“丝路”到记忆的“思路”,观众足不出户,就可穿越千年光阴,跨越6000公里山河,穿越时空与哈萨克斯坦的异域文明隔空相遇。有趣且互动感强的体验,吸引众多潮人纷纷驻足,为数字丝路留下他们的“注脚”。


作者:

石景山区投资促进中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