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苑科普设施介绍——让“世界灭绝动物纪念地”成为纪念地
2021-10-19 17:4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在麋鹿苑,矗立着两座“十字架”,分别是“森、林、木、十” 雕塑和“世界灭绝动物纪念地”。在“世界灭绝动物纪念地”中,主要讲述了工业革命以来一些已经灭绝的和已在灭绝边缘上的动物的故事,很多游客都是慕名而来。

一、多米诺骨牌撑起的灭绝动物纪念地

多米诺效应是指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多米诺骨牌效应”或“多米诺效应”。

在自然界中,一种物种的灭绝也会导致依赖它的其他物种的灭绝,而其这种相互作用也具有负面的连锁效应,就像游戏中的多米诺骨牌一样,由一个小小的初始的物种的灭绝,导致整个生态链物种的消亡。我们把这种现象也称为物种灭绝的多米诺效应。

麋鹿苑的“世界灭绝动物纪念地”,是由一百块多米诺骨牌组成一组绵延而去的雕塑,长约50米;由一个醒目的十字架立在最前方;紧接着倒下的骨牌象征已经灭绝了的动物;将倒未倒的骨牌,象征着仍有部分存活的濒危动物;而仍屹立着的骨牌则是现存物种的代表。

“世界灭绝动物纪念地”展示了工业革命以来已经灭绝了的不到100种动物,所到游客都会唏嘘——“这么壮观!灭绝了这么多!?太不可思议了!”是的,一个个墓碑给游客们带来极为强烈的感受,事实上这些还不到工业革命以来灭绝动物数量的1/3,自18世纪初至今的300多年里,有记载的、明确灭绝了的大型动物就有300多种;如果从现今已知的动植物范围来讲,灭绝的数字更加惊人。

世界之大,由于科技条件所限,还有无数神秘的物种还没有被人类所认知,等着人类去探索,但是,人类破坏环境等造成的物种灭绝却从来没有停下脚步。

举个鸟类的例子:从1600年到1966年,地球上已经消失了164种鸟。1598年,荷兰水手在印度洋上首次发现渡渡鸟。而在1662年,即仅仅64年之后,人类最后一次看见渡渡鸟,该物种宣告灭绝。

再举个鱼类的例子:2021年2月23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淡水生命联盟(Alliance for Freshwater Life)等16个保护组织联合发布一份新的报告指出:已知有80种淡水鱼类宣布灭绝,其中仅2020年就灭绝了16种。自1970年以来,淡水洄游鱼类的数量下降了76%,令人震惊的是大型淡水鱼类的数量下降了94%。

我们不应只惊叹古人在这个世界做了什么,我们应该惊叹:由于我们对生态失去敬畏,就在现在我们平常生活的每一天,仍然有物种在灭绝的路上!

二、做改变世界的大手

沿着“世界灭绝动物纪念地”的多米诺骨牌继续向前走,你会发现在濒危动物与现存动物之间由一只强有力的大手隔开,支撑着多米诺骨牌,防止其继续向前倾倒。

从1964年开始,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下称IUCN)定期编制及维护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简称IUCN红皮书)的数据每年不断更新。该IUCN红皮书是根据严格准则来评估数以万计物种及亚种的绝种风险,内容包括全球动物、植物、真菌类物种保护现状,是目前最全面、最权威的物种名录。2020年评估结果显示,被IUCN纳入评估的物种数为128,918个,仅占全球所有生物的28%,但已统计出超过3.5万个物种面临灭绝的风险;全球有41%的两栖类、26%的哺乳动物和14%的鸟类处于受威胁的状态,全球生物多样性普遍受威胁的形势还在持续恶化。本次有31个物种调整为灭绝(Extinct);全球所有淡水豚类面临灭绝风险。

2020-3 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的全球数据(2020-12-21)

已评估的物种总数= 128,918

灭绝= 902

野外灭绝= 80

极危= 7,762

濒危= 13,285

易危= 14,718

近危= 7,644

无危= 66,469

数据缺乏= 17,878

三、祭奠与保护

所幸的是,我们有了专业机构的权威评估,有了物种保护的指引。我们仍需铭记——在每一块灭绝的动物石碑上,麋鹿苑这组雕塑的设计者都标注了动物灭绝的年代。我们的麋鹿也在这个牌子的中间,毕竟,它作为曾经被人类破坏而导致本土灭绝的代表,树立其有特殊的意义——经过中外人士的长期不懈努力,麋鹿的数量有所增加,从18只恢复到近万只,种群也有所复壮,在此我们应该多多的停留驻步,欣赏这些与人类共存的精灵在中华大地繁衍生息的美景。

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发表《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主旨讲话:“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同时,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一条条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保护野生动物,以及它们的生存环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最有力的保护行动。

在多米诺骨牌的最后,有一块关于工业发明的说明牌与之相互对应,我们应该警醒:每个人都做一只强有力的大手,阻止生物的灭绝。在此,我们呼吁:让“世界灭绝动物纪念地”成为纪念地,让现存的生物更好的繁衍下去,保护它们,让更多的动物远离灭绝,从“濒危”的边缘走向繁盛。


作者: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