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绝动物故事之暹罗鹿
2021-12-24 11:2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19世纪中叶,印度、中国相继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原本受到两国庇荫的东南亚各国十分惶恐。那时候,东南亚的“泰国”还被称为“暹罗”。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暹罗为了对西方国家示好,就多次把“暹罗鹿”赠送给欧洲的动物园。

暹罗鹿是暹罗(泰国)一种土生土长的鹿类。它以湿地为家,以水草和嫩叶为食,性情胆怯而温顺。这种鹿的体型和梅花鹿相仿,但鹿角却极为华丽,角枝长度可超过70厘米,一对鹿角有多达30个角枝(梅花鹿一般只有不到10个)。在人类已知的所有鹿类当中,暹罗鹿拥有枝杈最多的鹿角,它一度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鹿。

太美丽的东西总能激起人的贪欲,而暹罗鹿的鹿角似乎是它的“原罪”之一。自古以来,泰国人就为了取得鹿角而猎杀暹罗鹿。近代以后,火枪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狩猎效率。欧洲人对鹿角的收藏热情也刺激了猎杀和贸易。

作为一种独特的湿地鹿类,暹罗鹿生活在植被稀疏的河谷和平原,环境中的遮蔽物很少。它们的行动比较迟缓,雄鹿又长有招摇的鹿角,很容易成为人类的狙击目标。当雨季来临,洪水暴发,暹罗鹿会成群结队地聚集在成片的沙洲上,这令它们俨然成了活靶子。在那个没有动物保护意识的年代,人类的过度捕杀让暹罗鹿的数量快速减少。

1931年,最后一只野生的暹罗鹿被警察射杀。1938年,最后一只人工饲养的暹罗鹿被醉汉殴打致死。谁能想到,原本堪称泰国国宝,担任过外交友好使者的暹罗鹿,竟然会从此销声匿迹,留下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结局。泰国的“暹罗鹿外交”也只能昙花一现。


作者: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