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普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第二期举办
2023-07-06 17:4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6月28-30日,2023年北京科普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第二期在北京天文馆顺利举办,此次培训主题为“强化科普理论研究,增强科普创作能力,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本次培训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办,北京市计算中心有限公司具体承办,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学传播中心提供支持。

培训现场

培训邀请到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故宫博物院、国家自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北京天文馆、XREAL、中金鼎晟的专家讲授展馆设计、科普展品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等内容。

景海荣讲授

程鹏讲授

崔笑声讲授

涂山讲授

黄艳军讲授

孙芮英讲授

呼显龙讲授

孙淼讲授

齐锐讲授

翁冬冬讲授

北京天文馆党委副书记、研究员景海荣开启了本期培训的第一讲《科普互动展示方法探索》,讲解科学传播的途径、科学传播的形式与手段、科普战略展示策划及案例。中金鼎晟(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程鹏讲授了《黄金科普知识与文创开发》,介绍了黄金的三大属性、历史阶段、保值功能、世界主要黄金市场、影响金价的因素以及黄金相关的文创及其他产品。随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崔笑声讲授了《仪式、角色、物体、奇观-环境戏剧与展览空间》,探讨了展览设计的可能性,包括展览作为一种“仪式”体验、一种“身体感知”体验、一种日常“奇观”、一种被制造的“新事/物体”、一种微未来的“混合现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涂山讲授了《虚拟展览和博物馆视觉文化》,通过案例总结了不同层级的三种虚拟展示技术及其特点,包括“谷歌街景型”“3D模型结合型”“沉浸式场景体验型”,博物馆的展览文化、视觉文化等。国家自然博物馆高级工程师黄艳军讲授了《博物馆数字化转型设计》,介绍了博物馆与数字化转型、博物馆数字化转型设计、博物馆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及探索实例。首都博物馆信息资源管理与出版部主任、副研究员孙芮英讲授了《数字化转型助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围绕数字化转型、博物馆数字化转型实践、数字资源、展示传播、智慧管理等方面进行解读。XREAL副总裁呼显龙讲授了《AR技术赋能元宇宙新场景、新模式》,智能可穿带设备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介绍了其与展陈空间、数字文旅、数字艺术、演艺观赛、品牌营销等多个领域的结合。故宫博物院展览部副主任、研究馆员孙淼讲授了《博物馆当代转型与策展创新》。北京天文馆副馆长、北京古观象台台长、研究员齐锐讲授了《传播有温度的科学》,从自身从事科研科普工作经历出发,解读如何强化科普理论研究、增强科普创作能力以及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提出要尊重事实、敢于质疑、甘于寂寞,并以人工智能及天文学的传播过程为脉络,传播有温度的科学。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翁冬冬讲授了《高逼真数字人构建与智能驱动》,包括三维光场采集系统、4D数据采集系统的搭建、纹理生成与皮肤实时渲染、数字人实时驱动与智能驱动技术等。

现场教学一

现场教学二

课堂教学之后,组织学员在北京天文馆进行了现场教学,包括巨眼观天、月球与陨石、宇宙探秘、镜图史话等展览的现场讲解教学以及4D剧场和天象厅的体验教学。此次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有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北京市科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区科技行政部门、各级科委和科信局科普管理人员、科技企业科普相关人员等140余名学员参加培训。

(科学传播中心、北京市计算中心有限公司 文/摄)


作者: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