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文身,即使父母同意也不行!
2022-06-21 13:2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近年来,“文身”在社会流行度增加,并出现低龄化现象。近日,微博话题#未成年人文身不是私事和家事#更是冲上热搜榜第一,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通过搜索“文身”,“第一次文身,必看!”“如何选择文身图案”“明星身上的文身盘点”……这类热门主题排名前几位的短视频,转评赞基本都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级别。

图案冲击、行为新奇、偶像影响,这些因素的叠加吸引了不少未成年人的关注和效仿。

就在“文身”风潮在未成年人群体的影响力和接纳度开始有明显上升趋势时,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对未成年人文身说“不”

具体都有哪些重点内容呢?小编来为大家梳理一下↓↓↓

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

(重点摘编)

1 ►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认识文身可能产生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理性拒绝文身

2 ►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对未成年人产生文身动机和行为的,应当及时劝阻,不得放任未成年人文身

3 任何企业、组织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不得胁迫、引诱、教唆未成年人文身。

4 文身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显著位置标明不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5 ► 任何企业、组织和个人出版、发布、传播的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电视节目、舞台艺术作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或者网络信息,不得含有诱导未成年人文身的内容

6 ► 任何企业、组织和个人不得刊登、播放、张贴或者散发含有诱导未成年人文身、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广告;不得在学校、幼儿园播放、张贴或者散发文身商业广告

7 ► 任何企业、组织和个人发现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的,可以向民政、商务、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受理、处置。

8 ► 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查处力度。文身服务提供者违反规定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的,有关部门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其他市场主体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的,依照《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等规定进行查处。个人违反规定擅自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未成年文身危害

不容小觑

小小“文身”,为什么会引发社会各界这么大的关注?

因为未成年人文身不是私事,也不是家事,是关系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大事

01

未成年人文身

容易被标签化

2020年5月,未满17周岁的小克(化名)因涉嫌聚众斗殴被公安机关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提审中,小克手臂和胸前大面积的黑白无常文身引起承办检察官的注意。她发现,该案涉及的其他十几名未成年人身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文身

检察院梳理近3年办理的未成年人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刑事案件后发现,约有100多名涉案未成年人身上都有“一生戮战”“黑白无常”等文身图案,且大多是满臂、满背的大面积文身。这些情况让检察官震惊。

检察官称,青少年文身的原因主要是耍酷、模仿、攀比。“它是一个标签化的、整体式的,有一种讲究江湖义气的感觉。觉得你看我的同伴也有文身,大家都要有这个文身。”

由于孩子们心智尚不成熟,文身后很容易被标签化,甚至走入歧途。

02

未成年人文身

健康隐患重重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二级主任医师郭庆介绍,皮肤是人体的天然屏障,会排斥染料异物,引发过敏性反应

如果操作的时候消毒不好,还会导致皮肤伤口细菌、真菌感染。从业文身师未经过专门的医疗培训,操作不规范,皮肤受感染的风险更高。

未成年人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就更易受到侵害,后期如果想要清洗文身不仅十分困难,而且花费也很高。

更值得注意的是,文身对卫生条件要求高。文身针作用于皮肤,可能成为传播艾滋病、肝炎等疾病的媒介

有位未成年人后悔称,自己脸上、腰背部、手臂……一片片文身遍布身体,花了6000块钱,洗了几次都洗不掉。“感觉自己很荒谬,太无知。身上留下疤痕,腿上也留疤了,花了几千块钱。”

03

未成年人文身

影响学业、职业

高考前必须要经严格的身体检查(体检),如果报考的是某些特殊专业学校(例如军校、航空学院等)一旦被发现身上有文身,是不允许报考的

未成年人文身对其日后参军、报考对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岗位、公务员时也会产生影响。

根据《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规定,面颈部文身,着军队制式体能训练服其他裸露部位长径超过 3 厘米的文身,其他部位长径超过 10 厘米的文身,均视为体检不合格。对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的部分公务员岗位,比如人民警察的录用体检中,如果有文身,也视为体检不合格。

孩子想文身

如何劝阻

曾有数据统计,前去医院清洗文身的未成年人,大多由家长陪同,这些孩子普遍对学习不感兴趣。大部分孩子文身的原因是叛逆,少部分是出于好奇和从众心理,想要彰显个性,他们的家长都是痛苦和无奈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社会和家庭。一是孩子受到影视剧、明星和周边同伴的影响,想要追随偶像或是彰显个性。二是父母疏于管理和教育,或父母本身对未成年文身行为不以为然。

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也要从多方面着手。既要净化社会文化市场,规范行业。作为家长,也要及时与孩子沟通,加强对孩子的教育:

  • 第一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告诉你他想要文身的时候,你可能会感到愤怒、想要发脾气,然而,这样做可能只会让你的孩子更想要文身,并会加剧你的焦虑。与其过于情绪化,不如事先深呼吸,保持开放的心态,让自己平静下来。

  • 第二步:跟孩子好好讨论文身

当你稳定好自己的情绪,就可以寻找一个适当的时间和孩子好好谈一谈了。问问孩子想要文身的原因,以及他想要的文身位置、大小、设计和意义。

当孩子讲完为什么想要文身后,你可以谈谈你的担忧和感受,和孩子讲讲文身的性质以及坏处,包括文身的风险。最后,给孩子一点空间和时间让他自己好好思考。

  • 第三步:寻找折中方式

如果孩子依然渴望拥有,可以与孩子商议在孩子假期时允许他贴一个文身贴,等孩子新鲜劲儿过去了,可能他就不喜欢文身了。

  • 第四步:树立正确审美观

虽然文身在一些人眼中是一种艺术,但是在未成年人看来,文身其实就是用来证明自己个性的方式。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在孩子的自我意识没有完全形成之前,一定要给予积极的引导,让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最后,未成年人文身,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并非私人小事。未成年人认知和辨别能力相对较弱,家长、学校和相关部门要更好地担负起自身责任,以坚决的实际行动形成合力,齐声对未成年人文身说“不”


作者:

首都教育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