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校本部)正式开工!到2028年要建成这样
2023-10-31 10:2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又一所在京高校启动“新家”建设啦!10月29日,首都医科大学在大兴区举办了新校区(校本部)项目开工动员大会。

新校区搬去哪儿、怎么建?

未来的首都医科大学

将呈现怎样的面貌与“实力”?

小编为您一一揭秘

↓↓↓

“三个圈层”

总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

首都医科大学是北京市属医科院校,办学定位为立足北京、领先全国、国际一流研究型医科大学,重点发展学科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等。目前设右安门、顺义、和平里、花乡、东四十条等五处校区。

新校区选址于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北至太福路,南至新志路,西至永庆南大街,东至芦兴南大街。总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包括校本部、研究型医院、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三大建设项目

▲项目位置示意图

校园主入口(效果图)

新校区按“圈层空间模式”组织校园建筑与室内外空间,以师生为中心、教学为核心,由内向外分为公共核心区、科研和教学区、师生生活区三个圈层,聚焦教研结合、强化师生互动、突出学科融合——

公共核心区由师生活动中心、图书馆及中心绿地组成。

科研和教学区由科研楼、教学楼和动物实验楼组成。

师生生活区由学生宿舍、食堂和体育设施组成。

▲项目规划功能分区图

首期项目将建设博士、硕士研究生宿舍,共6栋楼,位于北校区东侧,总建筑面积超10万平米。

▲硕博楼(效果图)

新校区整体建设争取于2027年底全面竣工,计划2028年投入使用

集约开放绿色

实现校园“硬核”进阶

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通过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将在多方面结合学校特色实现“硬核”进阶,建设安全、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校园——

功能集约,优化校园平面布局

统筹利用各建筑楼前、建筑围合场地,丰富体育运动场地,满足师生体育活动需要。

开放共享,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将体育馆、图书馆临主要城市干道设置,为周边居民共享使用创造条件;完善教学陈列用房科普教育功能,未来有望面向社会公众及中小学生开放,助力传播生命科学知识。

▲体育馆(效果图)

▲图书馆(效果图)

节能绿色,充分利用新能源

新校区热源采用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燃气锅炉多能源耦合方式,预计可实现年减碳量1319吨;同时还增加太阳能光伏安装面积,建设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等设施。

“一校一址”

提升办学品质,带动区域发展

新校区建成后,首都医科大学将腾退现有五个校区,实现“一校一址”办学——

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

目前首都医科大学5个校区中4个位于中心城区,其中主校区位于丰台区南二环外。实施新校区建设,将学校位于中心城区教育科研功能全部迁出,能够更好地服务保障首都核心功能。

▲校园风貌全景(效果图)

提升城南地区综合承载力

首都医科大学承载的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将辐射带动周边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同时,新校区将与生物医药基地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深入合作,推动教育、科技、产业融合发展,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研楼组团(效果图)

今年8月以来,北京部分大中小幼的新校园也传来好消息——

北京援建雄安三校平稳运行

今年9月初,北京市援建雄安新区交钥匙项目三所学校——北京四中雄安校区、雄安史家胡同小学、雄安北海幼儿园顺利开学。“三校”是北京市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雄安新区布局发展、提升雄安新区公共服务水平、有效吸引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人口疏解的标志性项目,对推动雄安新区现代教育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四中雄安校区为完全中学,总学位1000余人。学校总建筑面积4.26万平方米,秉承北京四中“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借鉴北京四中课程体系,开设合唱、戏剧等必修课,根据教师和生源状况开设选修课,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北京四中为每一位教师配备了指导教师,实施一对一专业导师培养模式。2023年秋季开办初一2个班,招生50人。

雄安史家胡同小学为全日制小学,班额35人,学位800余人,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学校秉承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和谐育人”的办学理念,借鉴北京史家的课程体系,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大力发展10%学科综合实践课程,积极研发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校本课程,努力构建具有雄安特色的课程体系。2023年秋季开办一年级2个班、二至五年各1个班,共招生130人。

雄安北海幼儿园规划班额25人,学位200余人,总建筑面积0.45万平方米。幼儿园坚持“源于母体、优于母体”的办园标准,满足雄安新区人民对学前教育的需求。目前,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已派出园长、管理中层、骨干教师组成的3人管理团队进驻雄安,共招聘教师29名。2023年秋季开办小班、中班各2个班、大班1个班,共招生94人。

北京大学医学部将建千亩新校区

今年8月,密云区规自分局对北京大学组织编制的怀密医学中心项目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了公示。该项目位于密云云西MY00-0502街区,怀柔科学城东区,总建设用地面积约33.6万平方米,拟用于建设文化设施、体育设施、教学楼、科研楼及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66.2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承接中心城区教育功能,全面提升密云医药产业和公共服务水平。

密云区人民政府发布的信息显示,去年1月,北京大学怀密医学中心项目获教育部批复。项目将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的思路,打造教科产一体化的国际一流医学中心,承接北京大学医学部70%的学生。重点围绕协同创新、新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四大平台,布局创新药物研究院、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P3实验室)等科研机构。

清华大学通州项目迎新进展

备受关注的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和人才教育基地项目,有望在今年11月完成所有桩基施工。

该项目位于通州区宋庄镇,北临潞苑北大街,西临潞苑东路,总建筑面积46.7万平方米。其中的6001地块位于项目西北角,预计建有7座主体建筑,包括国家金融研究院科研楼、金融学院教学楼、金融学院学生综合楼、3栋金融学院学生宿舍、金融学院学生食堂。

▲金融学院教学楼(效果图)

建成后,6001地块在高峰期可满足53个班级的学生同时上课。地块中的3栋宿舍楼能提供831张床位,为在此学习深造的学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该项目已于2021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 计划2025年9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作者:

首都教育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