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13日,84年前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
如今,84年过去,面对南京大屠杀惨案的铁证如山,日本国内依然有人不肯承认。靖国神社内,杀人恶魔的牌位仍在,而日本首相更是频频冒天下之大不韪,前往“拜鬼”。为什么会这样?这些日本右翼势力何以罔顾真相,这罪恶背后的根源又到底在何处?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今天,是我国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值此之际,由北京银行独家冠名播出的北京卫视《档案》特别策划推出《恶之源——日本教科书里的黑暗》。
我们将再次回顾这段历史,探究南京大屠杀罪恶背后的根源,既是告慰所有在南京大屠杀惨案中不幸罹难的同胞,更是以史为鉴,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靖国神社中的一段视频轰动全网 揭秘日本右翼分子对“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态度
2021年6月,日本靖国神社“游就馆”中的一段视频被公开,一经曝光轰动全网。因为在这段视频里,日本人是这样解释南京大屠杀的:“日军屠杀的南京平民都是伪装的中国军人。”
不仅如此,他们还把甲午海战描绘为帮助朝鲜摆脱清政府统治、实现民族独立的战争,将《马关条约》的签订说成是日本人在卧薪尝胆,甚至歪曲“九一八”事变的起因,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归咎于东北地区反日情绪高涨,由此导致日本官兵被迫反击。除此之外,他们还将掠夺东南亚的行径美化成帮助亚洲人民摆脱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
游就馆是靖国神社内的一个战争博物馆,在这里,日本美化侵略战争,掩饰侵略罪行,把自己塑造成战争的受害者,将发动战争描述成日本为了寻求自身发展而不得不进行的“正义战争”。如此颠倒黑白的无耻行径,简直人神共愤!日本右翼分子为什么会如此歪曲历史?他们这种扭曲的历史观到底从何而来?
一张1937年日本幼儿园照片 揭露日本军国主义教育的疯狂
这张照片记录了1937年的日本幼儿园,孩子们戴着纸做的防毒面具,手里拿着棍子当枪,前方纸板上画的是南京的金陵塔,等纸板烧尽,孩子们一拥而上表示占领南京。
这就是二战时期典型的日本教育。在当时的日本,日本军国主义教育自上而下覆盖全国,学习打仗渗透到了日本男孩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街上玩打仗游戏的时候,有些孩子甚至将木棍捆在背后,把自己想象成执行自杀任务的“人肉炸弹”,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的英雄。
在有些学校里,老师就是军队里的军官,他们向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日本的天定命运就是要征服亚洲,而协助国家完成这一神圣使命是每个学生的责任。这些军国主义教育在日本青年人中,到底产生了哪些恶果?
严重歪曲事实 揭露日本历史教科书里的黑暗
日本的历史教科书,是如何描述侵华战争的呢?2001年,一本由日本扶桑社出版的历史教科书轰动了全亚洲。在这本书中,关于南京大屠杀,仅有一句简单的描述:“12月,占领南京。这时因日军的原因而有不少民众死伤。”
而在“战后远东审判”一节中,它又是这样说的:“东京审判法庭认定,日军在1937年发起的进攻南京的战斗中杀害中国民众20万人以上。但是根据当时的资料,南京人口是20万,在日本进攻一个月后人口增加到了25万,除此之外该事件还有许多疑问点,现在还在继续争论。因为是战争之中,即便是发生某些杀害事件,也不是大屠杀一类的问题。”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表述,还只是冰山一角。其它关于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慰安妇等问题的表述则更为骇人听闻。这样的历史教科书,在日本一经出版,就遭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强烈抗议。这就是著名的“日本历史教科书”事件。如此严重歪曲历史的教科书,为何能被日本文科省通过?这些书在日本又有着怎样的结局?
由北京银行独家冠名播出的北京卫视《档案》,将为您独家揭秘《恶之源——日本历史教科书里的黑暗》,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