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农商银行特约赞助的《大戏看北京》,将于今晚21:05在北京卫视播出。这一期节目的来宾是音乐剧《速记员》的主创团队。
作为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项目,《速记员》讲述了我党最杰出的秘密情报员之一沈安娜的故事。
沈安娜,原名沈琬,出生于江苏泰兴的一个书香门第,1935年1月,沈安娜受党委派,打入国民党机关从事速记工作。随后,她深入虎穴,长期潜伏国民党中央党部核心部门,沉着应战14年,却从未暴露,她看似平静的一生实则暗流涌动,历经多次暴露风险为我党提供国民党高层绝密情报。被誉为“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
原创音乐剧《速记员》讲述了这段应被所有人铭记的真实历史,从一个梦想做明星的普通女孩,到孤身一人义无反顾踏进黑暗,沈安娜面对种种危机,却始终坚守信念,与丈夫华明之一同书写一段动人的谍战传奇,刻画了一个个血肉鲜活,在隐蔽战线“用信仰点亮黎明”的英雄群像。
孤身执笔勇闯龙潭真英雄
本期的《大戏看北京》由这样一张珍贵照片开启。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国民党一次重要会议,其中主席台上站立发言的是蒋介石,而他左侧身旁第三位正在做记录的女士,正是打入敌人内部的我党情报人员沈安娜。
在国民党最核心的领导层中间工作,大多数绝密的会议情报都能以最快的速度传到延安领袖们的案头。就连会议上是谁先发言、谁提了折中方案,甚至现场的气氛以及核心人物的表情神态,延安也都一清二楚。沈安娜潜伏十几年却从未暴露,实在是一个传奇。
正是这张照片,给了《速记员》主创团队以启示和灵感,他们决心穿越照片上模糊的形象,挖掘出更多故事,让更多人了解沈安娜这位隐秘而伟大的英雄。
无名英雄的“开挂人生”
从一个梦想做明星的普通女孩,到孤身一人义无反顾踏进无边的黑暗,不断猜忌、伪装、斡旋……她没有一刻不感到身心俱疲,丈夫华明之是她唯一的安慰。其中有长达三年的时间无法与组织获得联系。日夜梦想的延安和煦的阳光,在当时却是一个永远都触碰不到的虚幻梦境。可沈安娜坚守的是更远的未来,那里有所有人的幸福。她看似柔弱的胸腔中,装着一颗坚韧不屈的大心脏,她手中纤细的钢笔,镌刻下“一纸抵万金”的千钧文章。
沈安娜的人生经历可谓“开挂”,然而它绝不是编剧构想出来的故事,而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每一个人物都立体多面、有血有肉,每一段故事都是以主人公的亲身经历作为蓝本。《速记员》的主创团队几乎踏遍了每一处沈安娜生活过的足迹,只为在舞台上呈现一个原原本本的沈安娜。
在那个没有录音设备的年代,会议记录全靠纸笔。在此期间,沈安娜在《炳勋速记法》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独有的一套速联符号,不但增加了保密程度,同时也便于提高速记速度。这相当于独创了一种密码,如此一来,沈安娜的速记内容除了她自己,没有任何人能看懂,每天她在办公室用速记符号将重要情报记录下来,晚上回家后,她再翻译成文字,交给丈夫中共党员华明之整理。
1932年,17岁的沈安娜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上海南洋商业高级中学,也就是在这里,她结识了共产党员舒曰信和华明之。1935年,中央特科指派华明之单线联络沈安娜,同时指导她如何甄别有价值的情报以及如何伪装密藏。有着共同革命理想与信念的二人最终在上海举行了婚礼。从此一起并肩度过了艰苦卓绝却又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沈安娜的丈夫华明之,是剧中另一位重要角色。他不仅是沈安娜一生的精神伴侣,更是沈安娜情报工作的重要搭档。从第一次见面到成为战友成为丈夫,华明之沈安娜夫妇有哪些感人的故事,音乐剧《速记员》的各位主创将会为您讲述?
创意音乐舞美打造视听盛宴
原创音乐剧《速记员》在音乐风格方面呈现出的多元化,涵盖了流行、爵士、摇滚、民歌等多种曲风,作品风格自然流畅。然而剧中的词曲创作不仅要讲述故事,更是要深入人物刻画出角色内心的成长历程,每天,该剧的编剧兼词曲作者张然都很早来到排练厅,与演员一起打磨剧中歌曲,力求将完美的作品呈现在舞台。
《速记员》为观众带来的不仅是别具一格的谍战题材,更是一场视觉的奇妙体验,剧中情节时间跨越十四年,场景从杭州,上海,武汉到重庆,写意的舞美设计把我们带回到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而风格化的服装细节为我们展现出一个不一样的《速记员》。
在《大戏看北京》节目中,《速记员》主创团队的每位成员都把自己最宝贵的创作心得和创作故事与大家做了分享,更多精彩内容,请锁定北京卫视今晚21:05,由北京农商银行特约赞助的《大戏看北京》,带您了解原创音乐剧《速记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