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
临风裛露早秋天, 不管你愿不愿意,开学的日子转眼就到了。
可以说,九月一日是学子们一年中一切新的开始,新的课程、新的知识,新的希望~连带着这一天也像是有着朝气蓬勃的热情,迎接着青春无敌、学海无涯和无限期许。
对于读书这件事儿,古人是怎么劝学的?
唐代孟郊《劝学》里说: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意思是: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光劝学还不够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里担心: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他怕读书读得不够多,思考道理不够明白。怕自以为足够了就不再学,又怕学了又学不好。正是这样时刻自省的态度,才成就了一代文豪。
更有
唐代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代 杜荀鹤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这样直白的描述
到了苏轼这里
读书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气质
所谓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文人们对于读书求知的精神,历千年而弥新。
正如屈原在《离骚》中所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无论何时我们都要有一颗积极求索进取的心,带着对未来的无限好奇和求知求索的心态,步入我们新的人生。
正所谓
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