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不容缓,科学止咳您做对了吗?
2023-12-14 08:4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科学止咳您做对了吗?

天气转寒,咳嗽是这个季节困扰很多人的健康隐患,你是否一咳嗽就吃止咳药?梨汤、甘草、杏仁、百合这些民间流传的“止咳法宝”真是只要吃了就有用吗?科学止咳你做对了吗?

今天跟着《养生堂》一起去伪存真!

误区一:见咳治咳

你是否有过咳嗽反复持续,即使吃遍了所有润肺止咳的药,每天坚持喝梨汤,咳嗽怎么都得不到缓解,甚至会加重?这时候你可能陷入“见咳治咳”的误区了。临床中有几种特殊的咳嗽,需要“见咳不治咳”。比如“鼻后滴流综合征”的患者,鼻涕常常倒流鼻后或咽喉部,这时患者就会表现为咳嗽,此时单纯治疗咳嗽效果很难让人满意,需要治疗鼻子的原发病,用一些鼻喷剂咳嗽才能缓解。除了“鼻后滴流综合征”以外,气道敏感也会引起咳嗽,需要按照变异性哮喘综合治疗。如果常在饭后咳嗽,伴有反酸打嗝,可能是食道反流引起的咳嗽,此时则需要肺胃同降进行治疗。

误区二:咳嗽就是感冒了

近期,呼吸道疾病高发往往伴有咳嗽的症状。不同的疾病表现在咳嗽的证候是不一样的。普通感冒的特点为怕冷,发热不明显,分为风寒和风热两种类型。风寒感冒的咳嗽伴有白痰,而风热感冒的咳嗽往往嗓子疼伴有黄痰。肺炎支原体咳嗽多为剧烈干咳,临床中甚至出现咳到骨折的情况,也有可能会合并感染。流感初期症状为轻微咳嗽,高热,全身症状重,呼吸道症状轻。后期温度消退,但咳嗽依旧存在,表现为干咳或有痰。

中医按照咳嗽的证型分为寒咳、风咳、燥咳、痰咳、虚咳五种。“寒咳”表现为感受风寒时,咳嗽会加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咳嗽多为寒咳。“风咳”的特征是咳嗽气急,喉痒呛咳,突发突止,肺炎支原体和咳嗽变异性哮喘多属于为风咳。“燥咳”多出现在秋季,气候干燥加上喝水少就会出现咽干咳嗽,燥咳以干咳为主,或痰少而粘,痰不易咳出。同时伴有口鼻咽干,大便干燥。“痰咳”多属于内伤咳嗽,痰多容易咳出,造成早晨咳嗽阵发加剧,痰出往往能够缓解,专家指出痰咳的根源在于脾胃损伤,思虑过度,吃得过多都会加剧脾胃损伤。“虚咳”表现为气短懒言,伴有汗出,痰咳量少。

误区三:咳嗽就多喝梨汤

梨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喝梨汤确实能够缓解咳嗽,但是并非所有证候的咳嗽都适合喝梨汤。《本草纲目》曾记载,梨不仅能够清胸中之气,还能化肺中之痰,止喉间之咳。所以,梨汤适用于“风咳”和“燥咳”。《重庆堂随笔》记载:“梨,不论形色,总以心小肉细,嚼之无渣,而味纯甘者为佳。”所以止咳选用雪花梨或者鸭梨效果较佳。

专家推荐了一个乌梅冰糖雪梨水茶饮方用于缓解风咳和燥咳。用两颗乌梅,适量梨和冰糖做成代茶饮。乌梅性平味酸敛肺止咳,雪花梨生津润燥,清热止咳,冰糖性平味甘,和胃润肺。具体做法先把梨削皮去籽切成小块放进锅中,再把两颗乌梅放进锅里,加水适量,大火沸腾后转为小火,待梨肉变软汤汁颜色变深就可以关火了。

“咳”不容缓,如果大家出现持续咳嗽,建议大家及时就医,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消炎药物,祝大家眉目舒展,在这个冬天大家都能顺畅呼吸,身体健康。


作者:

BRTV北京卫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