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里故事 | 王婷婷:以家人之名,筑幸福“嘉”园
2022-08-12 18:5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她常年留着齐刘海、扎着低双马尾的红色头雁,蓬蓬的蛋糕裙、巴掌包、宽檐草帽,迎面走来,元气少女感十足”,她是入行23年的资深社区人,是朝阳法院陪审员,是连任三届的区人大代表,是政治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的爱好者”,她是六里屯街道六里屯北里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嘉福园社区筹备组组长。

在六里屯有这么一位社区书记,她,元气少女感十足,她,连任三届区人大代表,她,是资深社区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特别”的社区书记——王婷婷

王婷婷和六里屯的缘分,得从23年前说起。2000年4月,未到而立之年的王婷婷通过事业编考试来到了六里屯街道(前)六东居委会任副主任,怀一腔赤诚而来的她迅速与广大居民熟络了起来。在这一年“八一”,北京日报头版报道了她参与组建的潮水园社区艺术团慰问某监狱武警官兵的演出。

2002年,她升任碧水园(包括丽水嘉园和棕榈泉)社区居委会主任,成为最年轻的社区正职,并于2003年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2006年到新成立的六里屯北里社区担任主任,后来书记兼主任至今。

爱好阅读、学习、深入研究哲学、政治学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王婷婷,讲起党课来滔滔不绝,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生动而深刻的党课吸引着大家的注意,其中就包括刚从北京市委党校退休的老党员张秀玲。

“你这么年轻,又有着这么扎实的理论基础,想不想考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研究生?你这么好的苗子,不深造有些可惜。”面对这位长辈家人般的关怀与鼓励,王婷婷怀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备考,仿佛为了印证张秀玲的眼光,她在招入的全班73名同学中入学考试考取了第七名并被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录取。

20多年的一线实践,深化了王婷婷对基层治理的认识。她常说,社区工作里有大学问,社区党组织联系着每一位社区居民,在党的建设全局中,社区党建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以家人之名感恩、感动、感触、感受生活与工作中每一个无常与有常,拥抱这五彩斑斓的世界。

2022年,王婷婷将嘉福园社区党建关键词定为“阳光”。打造一支“阳光队伍”,建立“阳光议事”机制,开展“阳光”服务,展示嘉福园社区党委“阳光”形象,一次次凝聚各方力量,动员社区党员与群众及广大社会单位携手探索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大家共享、邻里互助的社区治理新图景,让新时代社区治理“向前一步”。

年初,丽水嘉园业委会成立,在解决接诉即办诉求件等方面为社区提供了强有力的助力。“在社区‘两委’的监督指导下,业委会刚组织半年总结会,他们在会上说接下来将成立几支服务居民、维护小区环境的队伍,身体力行地爱护自己的家园。”王婷婷说。

这个暑假,嘉福园社区启动并开展了“阳光小管家”文明劝导活动,小朋友们戴着红袖标穿梭在社区的不同区域,劝导社区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规范“佩戴口罩”“扫码测温”、做到“分类投放垃圾”……他们活泼又认真的行动使用心守护家园的氛围日渐浓厚。

2021年12月,王婷婷收到一份由北京市朝阳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出的荣誉证书,她在朋友圈分享道“十年履职,不负民托,再踏征程,不负民望”。

2021年初夏,嘉福园社区集中收到多个关于白蛾扰民的诉求件,作为区人大代表的王婷婷第一时间了解周边其他区域情况,“发现这是个共性问题后,我就通过‘民意直通车’平台提出了‘关于区绿化局对全区树木虫害进行全面消杀打药的建议’,让更大范围内居民免于受扰。”社区党委书记、区人大代表、朝阳法院“陪审员”……多样的职业身份丰富着王婷婷的生命,也在挤压着她的生活。

当她独自在医院病房过2022年跨年的时候,当她为了抗疫几个月无法探访就住在道家园社区的父母时,当她一夜之间从116斤“胖到”133斤时,“妈妈弱小可怜又无助。”王婷婷说十岁的儿子准确地描述出了自己当时的心境。

“含泪的奔跑。”王婷婷说从非典到新冠肺炎疫情,社区同事们始终携手共进、互为后盾的情谊,社区居民不约而同地支持与理解,社会单位的全力配合,“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谁有事儿都搭把手,互相帮衬着越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这份情是养分,治愈、鼓励、推动着我再坚持一阵儿再努力一把再多付出一些。”


作者:

朝阳六里屯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