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社区和睦的邻里关系
粘合成一个个“小家”
一桩桩暖心小事
拉近了彼此心与心的距离
诠释了“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
在酒仙桥
无数温暖人心的瞬间、动人的故事
击中我们心底的小柔软……
守望相助
邻里互撑“一片天”
一场疫情,让大家重新定义了邻里关系。一些未曾有过交往的邻居变得熟络起来,曾经擦肩而过“最熟悉的陌生人”互帮互助。邻里间,越来越多的居民成为不记名的“久久爱”志愿者、身体力行的支持者。
点滴关怀,为老服务暖人心
“出门买药对普通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却是难事,太感谢社区了,帮了我大忙”红霞路社区刘叔叔拿到药品激动地说。
原来,近日,社区在摸排老年人需求时,了解到刘叔叔因基础病需要长期吃药,而子女又不在身边,外出取药非常不便。得知刘叔叔的困难后,社区工作人员在仔细询问信息后,立刻前往社区医院为其代开药品,并送到老人家中,帮他仔细核对药品和用量。
同时,在街道、社区的号召下,“久久爱”志愿者们自发行动,为不方便出门的老人提供代采购和上门配送服务。通过线上开展多种形式的爱邻互助服务行动,尽心解决群众燃眉之急。
爱心代购,拎起居民“购药篮”
“大家有需要的药物在群里接龙吧,到时候来取就行了” ……考虑到疫情期间药物稀缺,万红路社区荧屏里小区居民自发在群里发起接龙,为邻居们代购药物
此外,街道及时发布居民倡议书,引导大家在满足自身用药需求前提下,与朋友、邻居共济使用,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作用。“越是非常时期才能看出人间冷暖。”居民们说,疫情以来邻里间的互帮互助,是实打实的温暖。
“群”策“群”力
好邻居关键时刻伸援手
小小“微信群”,战“疫”大作用。疫情之下,各社区微信群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守望相助、聊天疏导、药物共享……“有事群里吼一声”总能得到及时迅速的回应。
传递温暖,好邻居患难见真情
“请问哪位朋友有温度计 借用一下 不胜感激”电子球场社区一居民在群里发起了求助,“我家有多余的,给你一个吧”,几分钟不到,另一位居民在群里回复道。
连日来,在街道各社区微信群里,每天都在上演着这种对话。有的居民因为买不到退烧药在群里求助,很快有邻居将退烧药送到居民家门口。有宝妈在群里咨询如何退烧,热心的邻居们纷纷提醒其要遵医嘱用药、物理降温……虽然只是几支抗原、一两盒退烧药,但在今天,仍显得难能可贵。
加油鼓劲,好邻居宣传暖人心
除了药品共享,酒仙桥好邻居还在线为大家提供健康互助。面对普通人群可能出现的发烧、咽痛、咳嗽等症状,除了积极用药,不少居民志愿者积极在群里科普防护知识和缓解症状的小妙招。同时,不时在群内转发权威机构的疫情信息、防控科普等相关知识。
小小“微信群”,不仅让大家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更搭建起了一座“连心桥”,让防疫宣传“声声入耳”,筑起一道道同心抗疫的“暖心墙”。
久久爱,就要爱!
增添基层治理“邻”聚力
早在今年4月份,酒仙桥街道就通过党建引领社区“门楼院(片)社”四级自治体系,发挥“九桥连心久久爱”党建引领作用,实现地区党建资源整合,从同心战疫到同心向党,组织党员、党组织报到,鼓励党员志愿者“用心、用力、用智”参与服务,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形成静止状态下网格区域内“社区党委核心引领、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居民邻里互助守望”群众动员酒仙桥模式。
“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程度越高,主人翁意识越强,生活满足感、幸福感就越强。”隔离的是疫情,却隔离不了邻里守望相助的温情,即使微弱如萤火,也可以闪闪发光。在防疫的关键时刻,平时缺少互动的邻里自发连接,凝聚成众志成城全力攻坚的合力。单元楼道温暖互助,同心同向共克时艰,一起接龙药品,一起分享信息,一起打气鼓劲……这是酒仙桥人的温度和人情味,更是邻里关系的亮丽底色。
一声声治愈人心的“谢谢”
一桩桩温暖你我的双向奔赴
星火虽小,愿添其光
感谢所有酒仙桥人付出的努力
和所有人的爱心善举
为这寒冬带来暖阳
相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