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1949年9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颁发给公安纵队第二师政委张廷桢的出入证
年代:1949年
质地:纸
尺寸:长10厘米 宽6.4厘米
来源:香山革命纪念馆馆藏
香山革命纪念馆珍藏了一件由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发的出入证,证件上的“张廷桢”便是这张证件的主人。证件右侧上方粘贴有张廷桢的照片,并加盖了“中共中央办公厅”钢印,另外还钤有“中央警卫处办公厅”圆形蓝章。2018年12月28日,张廷桢之子张克难先生将这张出入证捐赠给了香山革命纪念馆筹备办。
张廷桢(1909—1983),原名张廷秀,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警卫团政治委员,北平市公安总队总队长、政治委员,中央公安纵队第二师政治委员。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此时,党中央已经有意选择北平作为未来新中国的首都。为了保证北平有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2月初,中央派张廷桢带领扩编后的中央警备团7个连共800多人,以“北平市公安总队”的番号进驻北平,张廷桢任总队长兼政治委员。
北平市是国民党统治华北的中心,虽然已和平解放,但城内并不安全。这段时期,张廷桢和大多数干部战士一样,很长时间未曾脱过衣服睡觉,由此可见,北平治安与警卫工作的严峻性与紧迫性。
为加强北平的卫戍警卫工作,保证中央首长和机关的安全,1949年9月初,中央军委命令组建中国人民公安中央纵队,以中央警备团为基础,下设两个师。毛泽东亲自签发命令,任命张廷桢为纵队党委成员、第二师政治委员。这张出入证便是张廷桢任公安第二师政委时所使用,见证了1949年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北平后,张廷桢警卫保障中央首长和机关安全的重要历史。
新中国成立前后,党和国家举行了一系列重大活动,这给担负警卫工作的公安中央纵队提出了严峻挑战。10月1日,首都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张廷桢带领二师担负了天安门城楼上下及周围的警卫任务。12月6日,毛主席率新中国政府代表团出访苏联。由于20世纪30年代在同蒲铁路工作的经验,张廷桢对火车驾驶技术十分熟练,此次出访,他亲自驾驶毛泽东乘坐的专列。
如今,透过这件文物,更多的人可以重温中共中央在香山的光辉历史,深刻体会张廷桢为警卫事业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体会包括张廷桢在内的革命先辈为解放全中国、筹建新中国不畏艰难、英勇奋斗、敢于牺牲的伟大精神。
作者:文物征集研究部 · 桂星星
来源:香山革命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