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中的香山革命历史|团结起来 · 第一期
2023-03-03 17:5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编者按:回味历史瞬间,触摸历史温度,把握历史脉搏。

当我们读取档案的时候,也就揭开了那段烽火岁月的面纱。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赶赴北平,《共和国·1949——中共中央在香山》一书唤醒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记忆,值得我们共同研读、细细品味。

“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毛泽东正是凭借这样的警醒与睿智,走上进京“赶考”之路,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一片新天地。“档案中的香山革命历史”专题栏目将利用史实图文、珍稀影像、文物故事等史料及资料,为您呈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微风拂面,透着花草的甜香。

北平颐和园益寿堂前,枝繁叶茂,春意盎然。可住在这里的柳亚子,心情却不大好,他在闹情绪。

▲图片说明:1949年3月,柳亚子写给毛泽东的《七律·感事呈毛主席》。

北平香山,双清别墅,灯如昼,夜无眠。

1949年4月29日这天晚上,毛泽东坐在案头前,读起柳亚子写来的《七律·感事呈毛主席》:

“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疆。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

全诗弥漫着柳亚子强烈的不满情绪,更透露出归隐之意。这首诗,柳亚子写于3月28日,距他到北平仅10天,毛泽东进北平也不过才3天。

放下诗稿,毛泽东点燃一支烟,走到窗前,久久凝望着窗外,思考如何回复为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在即,数百位民主人士会聚北平,共商建国大计。此时,柳亚子写来这样一首诗,是否会影响其他民主人士?又是否会影响大家的团结?毛泽东不得不慎重思虑。

毛泽东拿起诗稿又读了一遍,透过诗稿,广州饮茶、重庆赋诗、北平呈诗,往事历历,一如昨天。在中国共产党最艰难的岁月,柳亚子这位老友始终支持共产党;如今,中国革命胜利在即,百废待兴,他却牢骚满腹,心生归隐之意。毛泽东不禁感慨万千。

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这位老诗友又犯起了倔脾气,退隐是假,牢骚才是真。看来,我得和他好好谈谈,才能发挥他的积极性啊!”这天晚上,毛泽东写下《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作为回复。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图片说明:毛泽东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手书。

图中就是毛泽东在当晚亲笔写下的手书。透过手书,可以看到,全篇诗句无断行,无标点符号,字也写得纵任奔逸。显然,此时的毛泽东思绪繁多,诗兴一起,赴速而成。

在香山时期,毛泽东创作了两首著名诗篇,一首是为庆祝南京解放这一历史大事所写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而另一首便是这首《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写这首诗,虽是对老友的牢骚进行规劝的小事,但背后,却关乎着另一件重要的历史大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来源: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组、人民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制作:香山革命纪念馆网络编辑部


作者:

香山革命纪念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