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首都博物馆、北京市白塔寺管理处承办的“2023北京白塔文化周”系列活动于6月10日在北京白塔寺隆重启动。
活动现场公布了2023年度“北京最美文物守护人(团队)”宣传推介结果。经过推荐申报、专家评议推介等环节,最终确定4个团队和6名个人入选。其中,香山革命纪念馆文物征集研究部获2023年度“北京最美文物守护人”(团队)荣誉称号。
2023年度“北京最美文物守护人”获奖名单
1.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
2.首规委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处
3.香山革命纪念馆文物征集研究部
4.通州区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
5.史可非 西城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职员
6.吕鑫 北京民俗博物馆展览陈列科、藏品研究科负责人
7.朱玉京 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文物利用科科长
8.续晓玉 北京房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文物保护科科长
9.张延坤 昌平区南口镇市民活动中心主任
10.王保全 平谷区金海湖镇人民政府将军关长城保护员
☆走进“2023年度北京最美文物守护团队”☆
香山革命纪念馆自2019年正式对社会公众开放以来,文物征集研究部的每位工作者都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己任,扎实推进革命文物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截至目前,已征集革命文物史料5000余件(套)。他们将这些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深入挖掘整理出来,通过纪念馆的展览展示在观众面前。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香山革命纪念馆文物征集研究部,了解他们为文物守护所作出的贡献!
一、扎实推进文物征集工作,众多珍贵革命文物入藏纪念馆
文物征集研究部紧密围绕纪念馆馆藏缺项及征集范围,主动出击,层层扩大文物征集途径与范围,广泛征集革命文物。其中:2019年9月,征集到爱国名将、著名民主人士陈铭枢使用的有关新政协珍贵文献127件(套),获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该批文物直观记录了筹备新政协、筹建新中国以及开国大典等历史细节,内容丰富,主题突出,史实性强,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图为举行开国元勋后代捐赠革命文物史料活动。
2020年7月,文物征集人员积极与开国元勋后代联系,征集到朱德同志穿过的大衣及有关朱德同志的书籍资料等珍贵革命文物史料。12月,积极同朱德嫡孙朱和平同志联系,征集到朱德同志、康克清同志佩戴的“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主席团及代表证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纪念章”等珍贵文物。
2022年,为全面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生动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文物征集人员积极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服务保障和广场活动指挥部、北京冬奥组委、北京奥运会和冬奥会火炬手等机构和个人密切联系,不断征集反映新时代重大成就和重大事件的历史见证物,征集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党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金银铜奖牌及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四枚火炬等新时代重要历史见证物。其中,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新征集的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四枚火炬成功入选“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并在北京展区全部展示,进一步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尽展北京“双奥之城”魅力。
二、用好革命文物,持续提升革命文物活化利用水平
2020年12月,纪念馆举办“红色电波中的领袖风范——毛泽东同志香山时期发布电报手稿专题展览”,向观众集中展示毛泽东同志在香山时期发布的202封珍贵电报手稿。筹备期间,文物征集人员积极联系中央档案馆复制电报手稿,挖掘电报内容。该展览荣获第三届(2021)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和2021年度北京市博物馆优秀展览评选活动“优秀云展览”,被中宣部、国家文物局推荐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入选2021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征集推介项目。
2022年1月,纪念馆举办“百川归海 人民至上——香山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协商建国实践专题展览”。筹备期间,文物征集人员积极动员社会捐赠,广泛联系全国档案保管部门、革命遗址、纪念馆、博物馆借展及复制文物史料,共展出珍贵文物文献310余件(套)。该展览入选2022年度“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名单,荣获2022年度北京市博物馆优秀展览评选活动“优秀云展览”。
2022年2月,在纪念馆一层设立“文物捐赠展示区”,用以展示纪念正式对外开放以来社会各界向我馆无偿捐赠的文物史料,按时制定展示目录,以季度为周期进行轮换,目前已展示4批近100余件(套)革命文物史料,为捐赠的革命文物史料搭建了高品质的展示平台。
三、不断提升文物研究能力,赓续红色血脉
文物征集研究部深入开展文物研究工作,积极撰写文物研究理论文章,部室同志先后在《人民政协报》《解放军报》《中国文物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报刊发表《爱国统一战线的见证“图”》《让文艺之花为时代和人民绽放》《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开国大典大红灯笼背后的故事》等,深入阐释革命文物背后蕴含的革命精神与时代价值。通过撰写刊发这些文章,不仅提高了部室的学术钻研水平,而且还有力扩大纪念馆作为新馆的影响力与美誉度。
▲图为《百年征程中的香山华章——香山革命纪念馆文物文献故事选编》。
为更好地向公众展现中共中央在香山时期的历史,文物征集研究部对馆藏重点亮点文物加以梳理归纳,参与编写出版文物背后的故事图书,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蕴含的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故事,努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2022年3月,香山革命纪念馆编、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百年征程中的香山华章——香山革命纪念馆文物文献故事选编》,这进一步增进了观众、读者对香山革命文物及老一辈革命家精神风范的学习理解,为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四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
四、科学管理文物,首次藏品定级取得重大突破
文物征集研究部认真学习贯彻《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2035)》等文件精神,全面梳理纪念馆馆藏文物史料,厘清文物史料流传经历,深挖革命文物的思想内涵与时代价值,推进革命文物评级工作。经专家评定及北京市文物局审核备案公示,2022年共评选30件(套)等级文物,其中18件(套)评为国家一级文物,8件(套)评为二级文物,4件(套)评为三级文物,填补了香山革命纪念馆包括国家一级文物在内的等级文物空白,有力夯实了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进一步提升了香山革命纪念馆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该部室不断完善与推进藏品管理系统的建设,完成近万项的藏品条目信息录入,基本实现文物数据的全信息化管理,确保每一件文物的藏品号、名称、年代、尺寸、库房库位、照片等信息准确无误与方便利用。
▲图为香山革命纪念馆文物征集研究部副主任桂星星带领部室人员外出征集文物。
▲图为文物征集人员在馆接待捐赠者。
▲图为文物征集人员赴捐赠者家中征集文物。
▲图为文物征集人员整理藏品档案。
▲图为总账人员核对文物账目。
▲图为编目人员进行文物登记、上账工作。
▲图为库房人员整理文物。
▲图为库房人员将文物进行数字化。
▲图为部室人员学习文物修复。
五、持续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确保文物藏品安全
为确保革命文物入藏后具备适宜的保存环境及条件,入库前,文物保管人员利用文物消杀设备,对每批入藏文物进行严格的消毒杀虫处理,确保每一件入藏的文物藏品安全。入藏后,对文物库房采用分区控制模式,根据文物质地及保存环境要求,设定库房恒温恒湿系统,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最大限度地抑制和减缓环境因素对文物造成的损害。同时,采用无酸装具保存文物,确保文物的微环境安全。
2021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群带队实地视察纪念馆文物库房,对文物库房先进的设施设备给予充分肯定,并对纪念馆采用无酸装具对纸质文献进行预防性保护给予高度认可。
▲图为文物征集研究部工作人员合影。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作为基层革命文物的守护者,香山革命纪念馆全体文物管理人员恪尽职守、默默无闻、甘于奉献,始终践行着守护文物的庄严承诺,坚持弘扬红色文化,不断加大对香山革命历史的挖掘和阐释,他们是北京最美文物守护团队!
未来,香山革命纪念馆将会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的殷切嘱托,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来源:香山革命纪念馆
制作:香山革命纪念馆网络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