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纪念馆之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首都高校师生成为文化研究、生产、传播等各环节的重要力量,9月23日下午,“纪念馆之星”培育计划——首都高校力量参与红色故事宣讲项目第二期第二次培训以线上视频形式开展。
本次培训邀请北京古都学会影像专委会副主任,西城区社科联委员,史学稽考、文献影像方志研究者闫树军作《毛泽东在香山》主题讲座。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和北京联合大学的同学们在线上聆听学习。
▲图为闫树军老师线上讲解。
闫树军老师围绕“毛泽东在香山”这一主题,引用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地图、报纸等图文资料,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了1949年中共中央将驻地选在香山的原因,详细讲述了毛泽东在香山双清别墅“主导谈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等十二件大事。闫树军老师表示,毛泽东在香山时期的一系列举措,以及展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情操、胸襟和精神风貌,影响至深至远,是党的宝贵财富,是永远需要传承和发扬的。
▲图为同学们认真聆听闫树军老师讲座。
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共中央进驻香山的历史。讲座过程中,同学们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认真听讲,仔细记录,深入思考,并在讲座结束后纷纷留下感言。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温昱
通过此次讲座,我了解到毛泽东同志在香山期间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开启中国历史发展新纪元的光辉历程。毛泽东同志先后起草了202封电报,撰写了21篇重要文章、社论、新闻稿,并在香山双清别墅指挥了渡江战役,商定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开法和名单,以及筹备新中国的一系列工作,还在这里会见了大量的民主人士,写出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南京政府向何处去》等重要文章。
中共中央在香山的181天,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推动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全国性胜利的181天,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为新中国诞生构建“四梁八柱”、全面奠基的181天,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向全国人民交上优秀答卷的181天。
听完这次的讲座,我深受感触,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以更加有力的作为、更加饱满的精神,强化责任担当,学习好专业知识,以实际行动为社会和国家贡献力量,答好新时代的考卷。
北京印刷学院 孔鹤彤
《毛泽东在香山》线上讲座的开展,让我从鲜活而又生动的党史中不断体悟初心使命,汲取前行力量。通过本次讲座,我了解到了许多从未听说过的党史故事,一张张照片让我感到历史的足迹离我们并不遥远。
讲到双清别墅,闫老师提醒我们在参观时,注意寻找观察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双清”二字,让我意识到在参观这些历史遗迹时首先要去学习、挖掘其历史背景。
香山所蕴含的革命精神、红色文化还有很多等着我们去探索,去传承。在这里,先辈们铸就了新中国的诞生之路,我们要将把老一辈革命家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思考、奋发进取的开拓精神,不畏艰险、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继续传递下去。
北京联合大学 胡畅
在闫老师的讲解中,我了解到香山是新中国成立的摇篮,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象征。闫老师详细介绍了毛主席在香山的十二件大事以及人民解放军在香山的战斗历程。我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同时,通过闫老师讲解毛主席在香山的革命工作,我了解到1949年中共中央将驻地选在香山的原因。
闫老师讲述毛主席在香山时期的一系列举措后,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香山革命精神,将其融入新时代的学习和生活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此外,我还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这些照片承载着峥嵘岁月,见证着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
在今后的培训学习中,我将继续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认真对待宣讲工作,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宣讲员。
本次培训进一步丰富了青年宣讲员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理论素养,为他们日后的宣讲工作打下扎实基础。未来,我馆将继续推进“纪念馆之星”培育计划,通过现场教学、专家讲座、实地演练等形式进行深度培训,加强同学们对于香山革命历史的感悟与理解,提升青年宣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实现理论能力和宣讲能力双提升。
来源:香山革命纪念馆
制作:香山革命纪念馆网络编辑部